顺德大良提升“一河两岸”打造与容桂对接高潮区
浏览次数:952 分类:新闻
在今年的党代会工作报告中,以“大良-容桂”一体化发展引领全区城市现代化建设这一理念再一次被强调,而且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那么,大良将如何发挥中心城区的担当,寻求更进一步的发展?日前,大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吴显强表示,大良将从城市建设、城市空间架构、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打造“强中心”。
提升“一河两岸”打造与容桂对接高潮区
众所周知,大良是顺德的中心,而容桂是顺德首个千亿大镇,两个都是顺德综合实力较强、城市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双方的组团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民间层面都具有极高的期待值。
打造外联内通的交通格局是大良加强与容桂对接的其中一步。吴显强表示,除了配合几条区属骨干路网的改造提升,以及配合肇顺南轨道建设和佛山地铁3、11、13号线相关工作之外,大良将重点研究做好与容桂交通路网的对接,按计划容奇大桥东西两侧将各增加一条通道,目前具体选址正在论证。
德胜河“一河两岸”工程被吴显强视为打造中心城区对接发展高潮区。一河两岸方面容桂已经先行,大良则要奋起直追。吴显强介绍,接下来大良将一方面通过美化、亮化、绿化等方式加强环境建设,另一方面优化产业形态和产业布局,加强南、北岸的协调发展,促进德胜河两岸的整体提升。
完善三大功能区城产互动升级
按照此前已有的产业和城市规划,大良将结合大良东区和新城区、中部老城区、105国道以西三个片区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产业定位,而城市布局则要与此相吻合。
其中,东区和新城区将以“聚集”作为关键词,打造一个金科产融合发展区。所谓“聚集”,是指紧抓片区内的金融服务平台金融小镇、产学研融合平台南方智谷、智能制造承接平台五沙工业园和文化旅游平台欢乐小镇四个平台,促使资金、人才、项目、新兴产业、文化旅游餐饮等资源进一步向大良聚集。
中部老城区则以“串联”做文章。一方面打造休闲旅游节点,即配合区里开展清晖园周边片区的规划建设;围绕地铁3号线钟楼公园站往下打通地下空间,往上建华盖山精品公园;通过河涌治理和绿化建设激活大良河水文化;推动片区内的华盖路特色文化街、人民礼堂、宝华巷等旧建筑的活化利用。另一方面,借助地铁3号线和城市慢行系统,将以上节点串连成线,打造文化旅游商务区。
105国道以西片区打的是传统的“改造”牌,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自然是其中重点,根据大良村级工业园区提升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金斗工业区和新滘工业区的改造都列入其中,前者预计今年年底可见初步成果;在此基础上完善片区的生产生活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创新创业业态;通过片区路网改造提升,加强105国道东西两侧的对接,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区。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解决突出民生问题
大良作为顺德中心城区,其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公共服务质量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吴显强表示,大良要以首位责任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提升,着力解决群众呼声高的突出民生问题。
教育是首要的问题,吴显强介绍,大良将继续推动西山、本原两大教育集团整体提升,加强凤城实验学校建设,以及扩大集团化办学的范围,继续深化教育改革;而随着南江中学重建,五沙小学、聚胜小学扩建,新逢沙小学建设等项目,以及区主导的顺德京师励耘学校建设和在逢沙片区4所中小学校建设等项目的落地,大良优质学位缺口将有望得到缓解。
同样备受关注的医疗卫生方面,大良主要方向是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其中亮点包括通过专科联盟提高专科诊治水平,例如争取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落地发展口腔专科。此外,大良还将通过继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开智慧城市建设、落实智能停车收费等方式,加强文化服务以及城市管理水平。
上一篇: 广东今年在全省各地全面展开污染源普查工作
下一篇: 顺德中国驰名商标总数位列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