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第51届“世界标准日”:用国际标准支撑广州高质量发展
返回

第51届“世界标准日”:用国际标准支撑广州高质量发展

浏览次数:1619 分类:产经

 

2020年10月14日是第51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标准国际化是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的重要手段。2020年3月,广州市正式获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开始启动为期3年的“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建活动。7月20日,经过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建设委员会(SAC/TC567)的严格评审,广州大学城、广州开发区获批成为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试点,并被纳入“中英繁荣基金”关于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城市名单,在全球首批4个试点城市中广州独占2席。“广州标准,世界标杆”。广州,正在通过标准创新和国际化参与全球竞争。

实现老城市新活力、高质量发展

作为拥有2000多年历史、海上丝路上著名港口、中国最先开放的城市之一,广州近年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累计主导研制国际标准77项、国家标准1336项、行业标准693项,发布了119项广州市地方标准,团体标准1659项居全国之首;企业自我公开标准49646项,采用国际标准4530个,各级各类标准化示范试点189个,其中国家级66个,推动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400多家,109个各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委会落户广州,形成了工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和服务业标准化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标准化意识在社会各界形成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标准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标准能助推创新发展,亦能引领时代进步。2016年,国家决定选取几个典型城市开展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试点。

2019年初,广州市委将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写入了2019年1月18日印发的《中共广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实施意见》中。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为此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广泛的征求意见,于2019年5月以市政府名义正式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出创建申请。

2020年3月,广州市正式获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开始启动为期3年的“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建活动,成为全国第六个开展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示范创建的城市。按照国标委批复的任务要求,结合广州市实际,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制定了《广州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方案(2020-2022年)》。

6月广州召开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列为全市重点工作和重点督办事项,成为今后几年政府的重点任务之一。广州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广州市标准化战略联席会议)成立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专项创建办公室。7月20日,广州大学城、广州开发区获批成为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试点。

9月1日,广州市召开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要求全市有关职能部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科学组织、协同作战,确保试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争取试点就是争取先机。开展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示范创建工作,既是广州市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标准国际合作,进一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对标国际,主动融入;依托学研,市场主导;加快创新,促进发展”,这是广州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基本原则,将标准“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广州创建工作的基本思路。目前,为解决创建工作的方向性的目标指引,广州市创建办委托研究机构,正加紧研制《广州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示范创建实施及标准国际化路线图》。

用标准改造出“城中明珠”海珠湿地

标准保护绿水青山、标准保护地球家园。为了彰显标准在资源保护、绿色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将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确定为“标准保护地球(Protectingtheplanetwithstandards)”。

广州深知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要作标杆先做标准”的必要性,用标准改造出一颗城中明珠——海珠湿地。海珠湿地始建于2012年,位于广州市中部,是我国特大型城市中面积最大、保护最好、经济价值最高的城央湿地公园,是城市中心区唯一集江、涌、林、田、湖为一体的生态区。全区总面积1100公顷,其中核心区869公顷。

公园建设之初,就把标准化作为实现科学改造和现代管理的强力手段,以国内外湿地治理和保护先进标准为视野,以标准体系为重点,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为契机。公园专门设立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任命标准化管理者代表,配备标准化专、兼职人员,成立标准化工作管理网络平台,建立健全以标准化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化科学管理体系。组织标准化工作团队制订了《海珠湿地公园标准化管理办法》,形成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和实施制度。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检查考核机制,各职能部门在检查工作的同时,进行标准化工作监督检查。在检查标准执行情况的同时,对各级标准化专、兼职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每年举办标准化知识培训班。

2018年,为了更好地提升整个湿地公园环保、科研、科普、服务等综合水平,公园开展了“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创建活动,并完善了公园标准体系。该体系囊括了湿地公园服务、运营、管理所需标准文本和规章制度共610个。其中,服务通用基础标准65个,服务保障标准399个,服务提供标准34个,贯彻的标准化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17个,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95个。2018年,通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海珠湿地公园获得最高级的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称号。

随着标准化体系运行,海珠湿地公园各方面指标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2012年至2020年间,生态保护方面,采用实施保护措施后生物多样性及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群众满意率从原来的85%提升至97.9%。

作为全国唯一特大城市中的城央国家湿地公园,8年以来海珠湿地获得6项国家级荣誉,2020年更被国家住建部指定代表中国参评迪拜国际可持续发展最佳范例奖。

标准服务保障防护用品高质量供给

世界标准日的目的是提高公众对国际标准化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以促进国际标准化工作适应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工业、政府和消费者的需要。广州从“制造”走向“智造”,标准化在其中起着引领作用,尤其面临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标准化作为规范市场秩序、行为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阻击战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疫情发生后,口罩等防护用品需求量激增,供不应求。在广州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迅速组织相关企业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地保障市场供给,与此同时确保产品质量,为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和广大市民提供最优质、最安全的生命保障。

提供防护用品标准信息查询。针对疫情防控标准需求,结合标准化服务优势,在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门户网站上线“疫情防控标准专题库”,供生产企业和社会各界免费下载和查阅。

迅速开展对防护用品标准的监督检查。从年初三开始,全市标准执法人员取消休假,集中对全市27家企业涉及自我声明公开的口罩、防护服共46份标准,开展靶向式监督检查,确保产品严格按标准生产,出品质量过硬。

全力组织标准力量参与驻企指导。一边抓防控,一边抓促产,迅速派出力量进驻重点企业帮助复工复产,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标准难题,指导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技术标准。

支撑儿童口罩制造有标可依。2月23日,联合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组织市标准化研究院、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等技术机构,成立儿童口罩标准制定工作组,就相关标准和市场展开论证研究,形成广州市儿童口罩标准模板,并帮扶指导多家防疫用品生产企业制定完善《一次性儿童用防护口罩》企业标准。仅过4天就通过《国家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示,成为全国最先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制定的儿童防护用品标准。

制定可水洗重复使用织物口罩团体标准。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提出牵头制定全国首个《可水洗重复使用织物口罩》团体标准,规范可复用口罩类产品的生产,也对国际上同类产品的进出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解决该类产品之前无标可依的状况。

助力外贸企业顺利“走出去”。国内外口罩执行标准不一致、某些需求国口罩标准缺失等问题,成为摆在口罩生产企业面前急需破解的难题。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迅速组织标准技术力量,搜集整理口罩相关的国际标准,美、日、韩等疫情较严重国家的口罩使用标准共约100多条,并就过滤效率、微生物等主要技术指标与我国口罩标准进行比对,免费提供给广州市有关生产和外贸企业参考,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标准和指标,减少中国制造口罩在进入国际市场时碰壁的可能性,提升广州产品的竞争力。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