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佛山高明:农户盘活近百亩丢荒地,种好凤梨拓宽致富路
返回

佛山高明:农户盘活近百亩丢荒地,种好凤梨拓宽致富路

浏览次数:393 分类:乡村振兴

2022年8月,在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良村村委会辖下的鹤咀村,种植户金子聪在农忙中累并快乐着。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凤梨田,金子聪笑得合不拢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凤梨种植田里,可以看到一株株充满热带风情的凤梨长势喜人。硕大的凤梨果实有青有黄,“昂首挺胸”立于层层叶子上,甚是可爱。

早在2015年,良村村委会的凤梨种植基地还是一片荒地。这里俗称“山坑田”,又称“望天田”,大家都说这里“望天打卦”(靠雨水灌溉)。不仅水源靠天,因其周边都是山地,鼠害较多,所以良村的很多“山坑田”都被农户用来种植桉树。在控桉限桉政策颁布后,这些“山坑田”需要恢复种植,于是种植户金子聪就用了近百亩的丢荒山坑地种植农产品。

金子聪是一名商人,在外打拼多年回到家乡后看到很多荒地,觉得很可惜,于是他在2015年回到良村承包山坑地发展农业。金子聪曾尝试过种植辣木、无花果等品种,但这些品种不适应此地气候,无法结籽,加上运输及加工成本高昂,导致经济效益不佳,他不得不改种其他新品种。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开始接触凤梨种植,并在2019年开始承包土地,建成凤梨种植基地。凤梨是菠萝的一种,但是价钱比菠萝高很多,凤梨耐旱怕涝,对土质要求不高。

山坑地比较干旱,不适合种植对环境要求高的农作物。曾有村民尝试过种植木薯、番薯,但经济效益不高,所以村委会希望种植一些新品种,提高村民的收入。“当初是凭着能够盘活丢荒的山坑地的心态,考虑到凤梨一次种植多年收成,亩产能达到每亩3至4千斤,才毅然尝试种植凤梨。刚好金子聪也有意尝试种植新品种,听到我们种凤梨的建议后,大家就一拍即合了。”良村村委会副书记彭永华表示。

“我流转了村里近百亩山坑地,自从种上凤梨后,带动了村周边的农户就业。”金子聪介绍,为了响应政府丢荒复耕的号召,盘活丢荒地,在2019年尝试种植第一批凤梨后,因凤梨长势理想,市场行情看好,在2020年,他又把凤梨的种植面积扩大到近百亩。2022年因土质问题,高合农业凤梨种植基地里种植的凤梨面积缩减至近40亩,但凤梨的亩产依然接近4000斤,采摘期预计可以持续到9月。而无法种植凤梨的田地经过佛山市供销社的巧手,现已种回稻谷。

凤梨种植产业还长期带动辖区村民就业——金子聪聘请村民进行除草、施肥、育苗、选苗、摘果等,每人一天的工资在150元左右。“在家闲着也是没事干,一个月不仅有千把元收入,还能照顾家里的小孩。”在种植田干活的陈奶奶说。

近年来,良村村委会积极引导发展凤梨种植项目。若后续凤梨种植基地的收益情况良好,村委会将会进一步向村民推广凤梨种植,借助“凤梨经济”激活良村的产业振兴动能,带动更多群众自主发展产业,稳定收入来源,推动乡村振兴。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