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江门“四好农村路”,绘就“美丽经济带”
返回

江门“四好农村路”,绘就“美丽经济带”

浏览次数:280 分类:乡村振兴

上榜2021年“四好农村路”全国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入选广东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江门蓬江区、新会区、开平市、恩平市、鹤山市、台山市先后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江门成为全省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数量第二多的地级市,恩平县道831线牛皮仔至良西那湾段获评广东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开平“最美侨路塘口示范路”入选“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十年来,江门“四好农村路”屡创佳绩,相继成为全国、全省示范,绘就“美丽经济带”。

“打造四好农村路连接党心与民心”,这是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的一块牌子,上面所写的正是“红色+四好农村路”结对帮扶工作站的存在意义。结合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重点工作任务,蓬江区政府和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红色+”为引领,攻坚克难,积极作为,高规格打造“红色+四好农村路”党建品牌,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工作优势。

江门高规格打造“红色+四好农村路”党建品牌,以“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血管”“经络”,彰显为人民服务的“大情怀”,凝聚党心和民心。江门市交通运输局、江门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先后与各地共建“红色+四好农村路”“三心铸路桥”“渔光温情路”“侨乡幸福渡”“最美侨路”等党建品牌项目,通过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形成“党建推动、示范带动、上下联动、群众互动”的工作模式,推动党建引领向纵深发展,全面打造生态路、景观路、致富路、发展路、振兴路,强势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以前,村里小路崎岖泥泞,很多游客不乐意来。现在道路修好后,房前屋后干净清爽,道路宽敞整洁,许多游客趁着周末来我们村赏景游玩,感受农村的美好。”开平市大沙镇联新村村民梁洪灿表示,该村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还得多亏农村公路“搭把手”。

建设美丽乡村,就要从修建“美丽公路”开始,“美丽公路”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美丽生活,充分释放农村“美丽经济”潜力和空间,实现乡村振兴的正向输出。江海区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串联荷香生态园(广东省最大的连片荷花主题公园)、都市万亩生态园、乡村绿廊、礼东主灌河生态防护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人与自然最佳结合林”)等热门旅游景点,打造城市后花园,让市民不出城区即可享受山水田园风光;鹤山市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串联带动“广东十大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共和镇来苏村、“第一批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位于宅梧镇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省级湿地公园”古劳水乡等旅游线路,有效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无疑是一件大事,也并非易事。2020年6月,江门“敢为人先”,在全省率先引入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农村公路数据核查,把“天眼”变“慧眼”,让农村路网“有图有真相”。

“基于高分遥感卫星影像客观、宏观、获取信息快速、周期性强、经济性好的特点开展农村公路数据核查工作,可让农村公路纤毫毕现,掌握每个段路的路线轨迹、路面宽度、硬化情况等属性信息。”江门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韦藤彬表示,过去,农村公路核查就是开车往村子跑,派人进行实地抽查,或通过GPS设备采集部分路段信息进行核验,费时又费力,而且人为干扰因素大,主要依靠主观判断,难以形成精准的核查报告。“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对农村公路进行大规模普查,其精度足够满足需求,而且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减少核查成本。以前要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工作量,现在几个小时就解决了。”韦藤彬说。

遥感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江门市农村公路系统地图查看、数据查询、数据编辑、数据导出等功能,为“四好农村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基础,全面提升江门市农村公路数据管理和信息化水平。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据了解,十年来,全市共投入超13亿元,完成农村公路硬化超2000公里,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全市1056个行政村客运班车(公交)通达率100%。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