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罗定:小菌菇撑起“致富伞”
浏览次数:244 分类:产业
当前正值平菇盛产期,云浮罗定市罗平镇塘屋村食用菌培植基地培植的第一批平菇喜获丰收,呈现出一片蘑菇致富好“丰”景。这是该镇打造菌菇特色专业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真实写照。
日前,记者走进该培植基地,只见一个个菇包密密麻麻地整齐排列在棚内的架子上,一簇簇灰白色的平菇破袋而出,恣意生长,撑起一片“小伞”。工人们正忙着进行采摘、修剪、打包,大家满心欢喜。
平菇是火锅的重要食材之一,在冬季备受市场欢迎,上市批发价达4—5元/斤。据了解,该培育基地每平方米出菇量达136—178.5斤,可生产6批,每批产量在2吨左右,高峰期可达3吨,种植期为冬季的3个月。该基地负责人李永中告诉记者,平菇是目前市场销量最大的菌菇品种,培育种植的过程比较容易,投入与产出的时间短,一个菇包从培育到真正发菇只需要38天,每个菇包可以出6—7次菇。
“食用菌培植项目很适合村民利用村里现有的鸡舍牛栏、闲置的农用房培植。”李永中告诉记者,塘屋村食用菌培植基地的前身是一幢4200多平方米的鸡舍,因无人租赁长期闲置。如今,该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步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黎华芳是当地的村民,也是这里的工人之一,前段时间经村委介绍来到基地工作,现在每个月有2000—3000元工资,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开销。“我对这份工作感到很满足。在这里干活离家近,可以照顾和养活家里人。这些都是乡村振兴带给我们村民的实惠。”黎华芳笑着说。
李永中表示,该培植基地将逐步增加羊肚菌、猴头菇、桑黄、木耳等品种,通过培植这些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的产品,带领村民一起富起来。为提升食用菌产品附加值,下一步,基地计划引进高端设备和生产线,培育菌芯和菌棒,打造食用菌发展“产、供、加、销”全产业链,把食用菌培育成村里的支柱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跑上快车道。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随着食用菌市场需求稳步增长、餐饮业复苏,再加上相关政策支持,以食用菌产业为发力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条成本低、效益高、带动力强、生态好的致富新路子。近年来,罗平镇通过党建引领,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大力发展菌菇特色产业,打造菌菇特色专业村,在塘屋村引进平菇培植产业,盘活了农村资源,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的活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塘屋村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银全表示,目前,塘屋村菌菇特色产业发展稳定,接下来,该村将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实施优质菌包培育、食用菌品质提升、栽培规模扩大、食用菌精深加工4大任务,加强基地、品牌、合作模式建设,将菌菇培植产业辐射到更多村民中去,并且提供免费技术支持,进行统一销售,引导他们共同发展特色菌菇产业,带动周边更多合作社、农户参与,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特色强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