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路内停车位将收费,电动车有专用道
浏览次数:485 分类:佛山新闻
6月17日上午,佛山市三水区政府华欣楼二楼会议室,一场聚焦中心城区交通治堵问题的专题询问会进行中,多名三水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变身“考官”,接连上阵,问出了市民普遍关注的交通拥堵问题。现场,区交通运输局、区交警大队、西南街道等相关部门及街道负责人同志到会应询,并对相关问题一一作答。
关键词:地铁施工——
加强沟通对接研究疏导方案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郑俊辉:轨道4号线开工在即,中心城区尤其是广海大道沿线,道路通行能力将有所降低。请问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降低轨道交通项目对三水中心城区交通通达度造成的影响?
区交警大队教导员梁可维:在轨道4号线施工期间,区内还有塘西大道三期及南延线、广湛铁路项目等多个工程同步施工,将对中心城区的交通造成较大压力。交警、交通等相关部门将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对接,针对交通信号灯配时调整、道路分流疏导等方面研究制定详细的方案。还将联合建设方组织一支专职交通疏导队伍,做到定时、定点、及时对道路拥堵情况进行疏导。此外还将及时向广大市民发布交通信息,便于其优化出行计划。
区交通运输局局长骆永强:三水加快推进文锋西路拓宽工程等,缓解地铁施工期间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其中,三达路目前已完成改造,文锋西路预计10月底可通车。三水还计划在文锋西路博雅滨江和锦江路加氢站附近建设上下匝道,连通三水大桥,届时走广三高速的北江新区、文锋西片区、新华路片区居民不用行经健力宝路、广海大道。
关键词:停车难——
开发智能停车管理平台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陈汉礼:西南城区公共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上下班高峰和节假日更是一位难求。近年,三水区投入3000多万元新建了5个立体停车场,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请问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措施缓解停车难问题,减少路面停车压力,实现还路于民?
西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庆基:目前,三水区在中心城区建设了5个立体停车场,新建机械泊位889个,同时开发了三水智泊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为广大市民提供停车泊位实时查询、导航、监督管理等智能化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难问题。
同时,西南街道正在加快推进路内停车收费工作,希望通过这项工作提高路内停车位周转率和使用率,缓解停车难问题。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收费路段的界定、可行性研究以及风险评估,招标文件也已编制完成,接下来将进入审核阶段。待审核通过即可以进行招标,预计2021年下半年开始运行。
此外,西南街道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老城区已见缝插针增加停车位约210个。同时选定北江新区建设一路和建设二路增设路内停车位,预计增加车位约300个。
关键词:专用道建设——
建140公里非机动车专用道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李一奇:2021年以来,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行人争道抢道的问题突出,涉非机动车事故尤其是电动车事故明显上升,构成安全隐患,影响道路通行效率,请问对此情况有何应对措施?
区交通运输局局长骆永强:今明两年三水将在中心城区(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建设140公里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包括广海大道、健力宝路、南丰大道在内的60余条城市主干道、次干道的非机动车专用道,实现“机非分离,各行其道”,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争夺路权的现象发生。2021年,三水将完成56公里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和改造,剩余部分计划于明年6月前完成。
区交警大队教导员梁可维:上月,三水出台了涉电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从源头治理、秩序管理、违法整治等方面强化了措施。作为交警部门,将围绕“挂牌率”“核定载员率”“安全头盔佩戴率”“通行守法率”全面推进涉电整治,规范电动自行车行驶秩序,降低涉电交通事故隐患。
关键词:学校门前治堵——
实施错峰放学设立护畅区域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李羡琪: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直困扰市民,特别是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学校门口路段人多车多,交通秩序混乱,请问相关部门在这方面有什么对策?
区教育局局长赵留记:2021年以来,教育、交警等部门主要在“人”“车”“路”三方面下工夫,缓解高峰时段校园附近路段的交通压力。
目前,三水中心城区各学校普遍实施错峰放学,动员学校老师承担交通志愿者职责,减少了家长在学校附近逗留的时间,同时交警部门加大警力投入,做好交通执法和疏导工作,有效缓解校园周边道路拥堵问题。
区交警大队教导员梁可维:三水交警在学生每日上学放学高峰期,增派警力到校园周边疏导交通,驻守学校的警辅人员对驾车接学生放学的家长进行文明劝导。交警部门还进一步完善学校周边的道路标线施划,增设限时禁停标志,减少乱停靠行为。
对位于中心城区内街小巷的学校,交警部门重点通过重新规划道路的通行条件,优化道路的标线,以及安装公共视频抓拍违停、逆行等方式强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