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白坭梁鸣锐:“兵书记”带头打造“网红村”
浏览次数:393 分类:佛山新闻
走进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岗头村,在村中心的村史文化主题公园,岗头村先贤的名字与赫赫功名被镌刻成浮雕,移步其间,处处皆是历史的余温与余味,宛如走进一个岭南文化博物馆。村子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一个人——岗头村党委书记梁鸣锐。
2017年以来,凭借敢打硬仗的军人作风,梁鸣锐凝聚党群力量,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在这名军人出身的村党委书记带领下,岗头村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乡村渐渐变成远近闻名的文旅古村,人气不断上涨,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不怕事的“岗头牛”
梁鸣锐是土生土长的岗头村人。2013年,还在三水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挂职的他在岗头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当选村委会干部。2017年,他当选岗头村党委书记。梁鸣锐暗下决心,要在基层干出一番实事。
三水白坭镇总面积20.9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3万多人,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村。人口多、事务杂,要管理好如此大的村子并不容易。2018年,梁鸣锐就曾遇到一个棘手问题。
彼时,村里即将进行岗头片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管网的铺设会用到村集体以及村民的土地,一开始,村民谁都不肯让步半分。甚至有村民跟梁鸣锐说,用地可以,但必须先商量好赔偿款。
困难之下,梁鸣锐和他的同事多次召开党员、村民小组长会议,和村民讲政策、讲道理。他说,这次改造工程是三水区的民生项目,政府出资最大,而且还能解决水压低、水质差、水费贵等问题。听了一番利弊分析后,最终,所有村民都同意免费提供土地。
这件事让梁鸣锐明白,工作想要推进,村干部只有“讲道理”“不怕事”,群众才会信服。“长辈一直教导我们要学习负重致远、不畏艰苦的‘岗头牛’精神,想要赢得村民的信任,必须做好政策的宣传,做好每一项服务。”
他定下规矩:村委会办事不收村民礼、办事不“踢球”、遇到难题不喊苦;谁先接待谁负责,能办马上办,不能办的要耐心做好解释,要让村民心情舒畅地走出村委会。村民也越发支持这位村党委书记的工作,“责任心强”“作风实”这类的评价越来越多。
“现在只要去村委会,随时都有人接待,随时都能办事。”岗头村村民梁炳基说,现在只要打一通电话,村委会的干部就会过来帮忙,村民也渐渐关心起村里事务,踊跃建言献策。
不服输的“兵书记”
作为三水历史悠久的古村之一,岗头村保留了明清等时期的青砖石脚屋及镬耳屋建筑群落。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梁士诒便出自岗头村,其生祠、墓地及其出资建设的岗头职业学校旧址等依旧保存良好。2016年中,梁士诒生祠更是获评为“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既然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何不借力发展?”梁鸣锐琢磨着。村子有了发展思路,但开始时发展得并不顺利。“不说别的,光是修复一个祠堂都要200万元到300万元,更何况还有其他工程项目。”在不少岗头村的基层干部看来,集体经济薄弱的岗头村想要打造旅游村实在太难了。
面对重重困难,梁鸣锐依旧拿出“岗头牛”不服输的精神。一方面,梁鸣锐积极推动和支持刚成立的海天书屋传承社开展古村文化底蕴以及名人历史的资料收集;另一方面,他主动向上级部门申请古村活化资金,借助外力实现村子的美丽蝶变。在他的努力下,岗头村的村史掌故不断被发现、梳理,白坭镇也投入超过3000万元支持古村活化以及乡村振兴项目建设。
岗头游客服务中心、岗头村主题广场、岗头职业学校旧址、岗头古祠堂群……如今,在梁鸣锐和一众村干部的努力下,一个连接古今的“时光栈道”渐渐建设起来,既为村民提供休闲散步之所,又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让他更为自豪的是,岗头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孝德文化推广成效显著,在中央文明委公布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中,白坭镇岗头村成功上榜,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梁鸣锐说,未来,岗头村还将通过建设海天书屋(梁士诒生祠)名人馆、岗头人民大会堂文化展馆、传统商贸风情街、古村养生栈道、现代农业体验园等,打造西江沿岸独特的文旅载体和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