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五大新措施补治理“短板”,守护“中山蓝”
浏览次数:1194 分类:中山新闻
11月19日,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胡子冠等有关负责人做客由中山市直机关工委、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节目《周五民声直播室》,就市民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
介绍情况时,胡子冠说,近年来,中山市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大气环境质量出现了持续好转的喜人局面,其中PM2.5等5项指标呈持续下降趋势并稳定达标。2021年1月至10月,中山市空气质量AQI达标率为89.8%,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79,在全国168个城市排第12位,广东省第9位,珠三角第3位。
互动交流中,胡子冠坦言中山市大气治理存在短板,目前主要短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臭氧污染问题,臭氧污染是影响AQI达标率的关键因素,但因中山市对臭氧污染的防治仍处于起步阶段,该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二是PM10达标压力较大,扬尘防控力度有待加强。胡子冠表示将直面问题,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守住“中山蓝”。
新措施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结合碳达峰行动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重点推动翠亨新区、神湾镇等地加快打造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建设,形成“中山样板”;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臭氧污染防治为重点,协同推进氮氧化物等减排;三是加强“油、路、车”统筹,提升移动源监管治理水平,严查“黑烟车”上路行驶;四是以建筑工地和线性工程施工扬尘污染治理为重点推进面源治理,严格落实施工扬尘防治“六个100%”措施,实施工地现场在线监控;五是出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轻度污染天气应对方案,完善“预测研判—减排方案—措施制定—落地跟踪—综合评估”的区域污染防控闭环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