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广州35个政策性金融工具签约项目已全部开工
返回

广州35个政策性金融工具签约项目已全部开工

浏览次数:294 分类:产业

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以下简称“政策性金融工具”)补充重点领域项目资本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有助于发挥投资的逆周期调节作用,稳住经济大盘。

重大项目资金需求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本金到位难、到位慢是长期制约项目建设的“痛点”,政策性金融工具通过股权投资、股东借款等方式用于项目资本金,金融机构匹配相应贷款,实现“四两拨千斤”。政策性资金撬动之下,为相关项目加快开工注入“强心剂”。

广州打出组合拳,推动政策快落地、重大项目快开建。据统计,截至11月29日,广州市签约的35个项目已经全部开工,有望尽早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解读:政策性金融工具可有效降低重大项目成本

何为政策性金融工具?它对于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又有怎样的重要意义?据悉,从1996年开始,我国实行资本金制度,各种经营性投资项目必须首先落实资本金才能进行建设。“也就是说,要投资建设一个项目,必须有非债务性资金,可以理解为‘本金’,然后再从银行或资金市场筹措的债务性资金。”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缓解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到位难的问题,近年来,国家推出多种投融资政策工具箱。今年6月以来,国家确定以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规模超6000亿元,广东省落地规模超千亿元。其中,广州市签约项目共35个,签约规模超过240亿元。

据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是由国家政策性银行通过发行债券募集长周期、低成本资金,通过股权投资、股东借款等方式注入项目资本金,“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可以有效降低重大项目成本,根据目前项目与银行签约情况,项目实际资金成本在3.1%—3.5%之间。因此,争取到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资金到位了,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特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成投放重点广州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动能更足

政策性金融工具往往投向哪些领域呢?目前,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城乡冷链和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型基础设施八大领域20多个专项。“项目既要有较强的社会效益,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以准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为主。”该负责人介绍。

记者梳理发现,从广州的情况看,广州市签约项目共35个,投放规模超过240亿元,规模在广东各地市中居于首位。从投放领域看,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成为重点。其中,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无论从资金规模还是项目总数来看都是最多的,共15个,总投资超过2400亿元,投放金额超过195亿元。包括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周边临空经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期工程8个项目,广佛西环等3个铁路项目,增天高速等2个高速公路项目,以及南沙港通用码头和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项目。从中,不仅能看出广州在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上的基本盘与未来发展战略方向,也能看出广州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枢纽门户”担当。

与此同时,市政和产业园区项目17个,总投资接近300亿元,投放金额接近30亿元,包括增城南部水厂及配套管网等5个市政项目,以及知识创新谷等12个产业园区项目。此外,产业及其他项目3个,虽然项目数量不多,总投资接近200亿元,签约规模接近20亿元,但集中在半导体制造业上,包括粤芯半导体12英寸晶圆制造等,显示广州正朝制造业立市的目标不断迈进。

析因:五大法宝助力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加速跑”

当政策性金融工具快速落地的同时,一个个广东省、广州市重点项目已经开足马力、锚定目标跑起来了。

据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能实现这一目标,广州集齐了五大法宝——“齐发力”“快响应”“多申报”“保签约”“促开工”,从政策解读、申报签约到推动开工实现全流程保障。

齐发力:高位推动、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各级发改、规自、工信、住建、国资、金融等部门组成专班通力合作,全力发动申报工作,高效协调签约事宜。

快响应:严格做到“第一时间”响应。如国家启动政策性金融工具工作后,第一时间详细解读政策,实时发布系统填报指引和审核要点,申报过程中出现需国家和省支持的事项时,及时汇报,争取协调解决。

多申报:组织各区、有关单位全面挖潜项目,实现“重点企业牵头报”“重大项目全部报”“重点区域带头报”。

保签约:全链条、分层级、无死角的密切沟通是保障广州市大项目应签尽签的法宝。

促开工:按照承诺开工日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并联审批工作专班每日调度,推进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总体进展顺利。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