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深圳出台一揽子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返回

深圳出台一揽子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浏览次数:1337 分类:产经

2018年已经进入“下半场”,刚刚交完“期中试卷”的深圳,下半年准备往哪些方面发展?

8月14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调研了两家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再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突出抓好“降成本”,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减税降费政策,围绕降低用电、物流、融资、制度性交易等成本,研究出台一揽子举措。

走访

调研高新技术制造企业

媒体报道,8月14日下午,王伟中来到深圳市锐鼎制工科技有限公司和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龙岗园区,实地察看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研发等情况,与公司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运营情况。随后,王伟中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伟创力、宝德投控、国民技术、铁汉生态、兆驰股份等公司的发展情况介绍,逐一回应大家对营商环境改革的意见建议。

深圳市锐鼎制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年底,主要从事智能软件开发,通讯产品设计,连接器件、精密五金件、精密接插件的开发、生产经营,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等。成立于1993年的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则是一家主营专业无线通信技术的公司,产品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两家都是高新技术制造企业。

在这次调研中王伟中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突出重点、精准施策,率先突破、做得更好,在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下更大力气,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要树立企业至上理念,深入调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深圳“科技金融”优势,积极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企业发展。要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突出抓好“降成本”,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减税降费政策,围绕降低用电、物流、融资、制度性交易等成本,研究出台一揽子举措,在精准高效服务企业上下更大功夫,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质环境。

解读

提出不断完善营商环境

目的仍是壮大实体经济

王伟中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调研?调研的还是制造类型企业?

结合8月4日王伟中主持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来分析,先是能看出“承上启下”的作用。当时王伟中提到,确保经济运行下半年好于上半年,以及为了完成这项工作,还特别强调要抓好九方面工作,包括发挥重大项目建设作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筑牢创新发展基础、加大营商环境改革等等,既要补基础也要强优势。也就是说,上半年的工作已经总结完成,下半年工作具体怎么开展,市委市政府的调研也是一种布局考察。

再有,在8月14日的这次调研里,王伟中勉励企业要聚焦实体经济,坚持市场化方向,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瞄准高端高新向上突围,打造更多自主品牌,以企业的转型发展为深圳制造、深圳创造、深圳品牌作出新贡献。

解读这段话的关键,还在于“聚焦实体经济”。王伟中在此前多次调研中都提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包括“要扭住实体经济不放松”;“要切实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要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谈到具体怎么做时,王伟中也谈到过:“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营造最佳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加快老旧产业园区整合与改造升级,打造新的产业集聚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等等。从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到深圳为实体经济发展作出的规划,从改造升级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重新规划产业布局等等,都指向于为壮大实体经济服务。

瓶颈

华为搬迁折射实体经济成本瓶颈

深圳在振兴实体经济方面,目前有自己的难题需要解决。回看上半年深圳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来说稳中有升,要归功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升了22%。深圳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出口。而南都记者回看上半年经济数据发现,深圳的进出口受到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出口数据同比下滑。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深圳市进出口1.35万亿元,增长10.5%,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6%;其中,出口7214.3亿元,下降1.7%,占同期全国出口总值的9.6%;进口6304.8亿元,增长28.8%,占同期全国进口总值的9.5%。

具体分析来看,上半年深圳对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的进出口都呈现增长,而对美国、欧盟的进出口数据都在下滑。在出口商品方面,机电产品的增长率达到了3.7%,依然是全市出口总值的大头,其次是手机,也有38.5%的增长。但是,灯具、平板电脑、纺织服装、鞋类、家具、贵金属或包贵金属首饰的出口数据都在下滑。

今年4月份的深圳海关数据也显示,深圳市出口手机2851.4万台,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16.6%;价值93.5亿元人民币,增长24.5%;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台328元,上涨49.3%。

除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反映了一定的问题,从上半年深圳企业的动态来看,也能看到有关深圳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瓶颈在进一步凸显,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成本。今年7月1日,华为公司正式搬迁,虽然总部和研发团队还留在深圳,但2700名华为员工则从深圳转到东莞松山湖溪流坡村上班。搬迁的背后,离不开成本的考虑,而成本的背后,则带来深圳制造业萎缩的隐忧。

破题

产业重新洗牌倒逼转型

面对难题要如何破解,具体怎么才能振兴深圳的实体经济?

首先,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对深圳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了2018年下半年必须解决的问题。实际上,这对于深圳来说是困境更是契机。从数据上看到,在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情况下,深圳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除欧美以外的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出口额在稳步增长。市场倒逼转型,对于深圳来说,或许这一次能解开深圳贸易依存度高的桎梏。

其次,要把目光聚焦在发展实体经济上,从根本上来破题。实际上不止是华为,深圳的一些明星企业早就开始布局,中兴在4年前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比亚迪3年前在汕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大疆科技在6年前就着手在东莞买地。而上周五上午再次传来消息,珠海市政府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半导体设计服务、半导体设备及芯片设计等方面开展合作。

但同时,如果反过来看问题,深圳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也是并存的。目前来看,深圳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其次是实体经济转型尚未完成,再者是成本结构变化导致企业竞争力增长。以实体经济的转型为例,在市场饱和条件下,需要借助市场力量来淘汰落后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腾笼换鸟”。在面对明星企业的实际需求,深圳要拿出跟其他城市不一样的优势来,通过深圳优势和深圳前景来真正留住有影响力的企业。

这对于深圳产业规划也有更高要求,这一次深圳市委市政府释放出来的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号,就是一次对产业进行重新定义和洗牌。在以实体经济为抓手的情况下,一则能够助力深圳市构建层次更分明、主体更多元、功能更完善的市场体系,用倒逼转型的方式来进一步完善市场。二则对于深圳的企业来说,在基础研究方面要求会更高,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在助力深圳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让自己也屹立于“不败之地”,探索适合深圳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三则也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新的领域探索增长极。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