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斗门:打造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和珠海‘二次创业’新引擎
返回

斗门:打造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和珠海‘二次创业’新引擎

浏览次数:593 分类:产经

浩荡的珠江水系,起源于云贵高原,从珠海奔腾入海。磨刀门到崖门之间,碧波荡漾的白藤湖上,渔歌唱晚轻悠动人,洋溢着浓浓的岭南水乡风情,孕育了斗门人“敢拼”的精神基因。
从先行一步创立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到近年来在农村综合改革等领域率先破题,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代又一代改革者、建设者和创新者的奋斗下,“实干”斗门完成了从鱼米之乡的农业大县,到创新引领的工业强区的华丽转型,实现了历史性的一跃。
数据有力地诠释了这座城市前进的脚步:2017年,斗门全区GDP和人均GDP达341.68亿元和7.59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344.8倍和146.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6.24亿元,增长123倍。在此期间,伟创力集团等一大批龙头企业以斗门为阵地,向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创新升级。
2018年,“实干”斗门再燃改革激情,重整行装再出发。珠海市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表示,“斗门未来将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传承‘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胆略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担当,持续向深化改革开放要动力要空间、要效益要质量,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打造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和珠海‘二次创业’新引擎。”
产业巨变
从白蕉糖厂到工业4.0旗舰园
每天,在斗门数不清的生产线上,各类工业品带着“斗门制造”的名片,从珠三角的腹地出发,运往全球各地。
实干闯未来。在改革开放的发展史上,在广东的经济版图中,制造业是斗门坚守不变的名片。
1978年,蛇口的“第一声春雷”响起。100多公里外,一个曾经的鱼米之乡,掀起实业致富的热潮。改革开放初期的斗门,喊出“以制糖工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轻工业”的口号,一群群农民纷纷“洗脚上田”,用曾经种米养鱼的双手,打造出流水线上的造富传说。
白蕉糖厂见证了那段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有着天然种植优势的斗门,开始大力发展制糖业。1978年,白蕉糖厂开展扩建工程,经过持续的技术改造,1985年,白蕉糖厂已经拥有了日处理甘蔗3000吨的生产能力,一步跨进了广东省十大制糖企业的行列,斗门也因此一度被誉为远近闻名的“甜县”。
1983年,当时斗门县正式划入珠海,成为斗门产业发展历史的转折点。从一间白蕉糖厂起步,传统农业大县斗门开始书写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新篇章。1984年3月,斗门县轻工业出口支公司与香港加利来贸易公司合资兴办“联丰盛企业有限公司”,斗门历史上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由此诞生。
此后,纺织、食品饮料、电子、造纸、机械、五金、建材……一条条生产线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走向现代化。到1990年,斗门全县工业企业数量已达890家,其中工业产值超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产品销售收入超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
如今的斗门,既有当初凭“三来一补”切入全球产业链的轻工业,也有如今走向世界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40年间,从白蕉糖厂、维佳饮料、皇妹啤酒、高力斯酱油厂,到伟创力、运泰利自动化、光宇电池智能等制造领军者,在斗门实体经济的版图上,产值超百亿元工业企业已达2家,超十亿元工业企业11家,超亿元工业企业90家。
2018年,在全球制造业版图深度调整之际,1月至10月,斗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4.55亿元,同比增长12.2%,全区20强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37.55亿元,增长22.1%。
这是斗门制造业焕发出全新生命力的缩影,以伟创力(珠海)工业4.0旗舰园为代表,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物流等四大产业集群,正在爆发出新的动能,带领“斗门制造”向千亿产业集群迈进。
城市升级
从蔗林绿野到田园生态新城
20世纪80年代,蔗糖产业的繁荣,带动了农户种植甘蔗的积极性,蔗田犹如海浪一般迅速席卷开来,斗门大地犹如一片蔗林绿野。
转折出现在1991年。当年2月28日,贯通珠海东西部的珠海大道正式开建,标志着以斗门为主的珠海西区开发按下快捷键。
而在此前,珠海东西部之间隔着茫茫的水系,要从珠海东部进入西部,只能用摆渡的方式。1993年11月28日,珠海大道建成通车,驱车贯穿全线不足1个小时,蔗林绿野的斗门大地从此与珠海市区连为一体,被珠海人视为“西伯利亚”的西区从沉寂中苏醒。
一场城市建设的热潮,从此拉开帷幕。
1990年以前,黄杨河上没有一座桥梁,连通两岸的唯一交通方式是摆渡。据《斗门县志》记载,为了摆脱县城落后的建设局面,斗门城市扩建改建并行,逐渐修建起总长40公里的主干道,伸向井岸南北西东。黄杨河上,一桥飞架东西岸,彻底改变东西两岸往来摆渡的历史。桥头两端,水泥路面坦荡,两旁绿树成荫,商贸店铺装修豪华,霓虹灯饰色彩缤纷。
时光荏苒,随着斗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2013年,斗门再次吹响城市升级的号角。当年3月17日上午9时42分,高达100米的斗门地标性建筑益力电厂烟囱轰然倒下,旧工业时期的符号从此消失,新型城镇化的序幕就此拉开。
2013年,斗门以高端规划为引领,启动“一河两岸”综合开发项目,旅游发展中心、斗门科创中心、市民公园等7个项目相继开工。
“一河两岸”综合提升是斗门新型城镇化的缩影。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等原则,近几年来,斗门不断发力城市建设,以黄杨河为中心,围绕白藤头、白蕉、尖峰南三大组团,打造高标准的市民文化中心、高品质的商贸中心、高品位的生活休闲中心,白藤、白蕉、尖峰南三大组团格局成形。
逝者如斯夫,滚滚流淌的黄杨河,见证了斗门40年的沧桑巨变。如今,“一河两岸”十里滨水长廊已经成了斗门最养眼的风景线: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公园和辽阔的江面,滨水风貌魅力日益凸显;另一边,高楼林立人气渐旺,一个低碳、智慧、生态、滨水、宜居的滨江田园生态新城,正在斗门大地浮现。
使命担当
从“入编”特区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曾经,斗门被誉为珠三角地区最后一块没有经过大开发的“处女地”。40年来,当年的一张白纸,如今已色彩斑斓。斗门这片热土,注定要承载珠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使命。
1984年,改革大潮风起云涌,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白藤湖农民度假村开业,首创农业观光游、农业休闲游。风格迥异的度假酒店,吃、玩、住一体化的旅游服务,令这个偏僻之地一时间成为了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旅游系主任、教授刘云德将白藤湖农民度假村视为珠海人“敢闯敢干”精神的代表,率领白藤湖开发的钟华生也曾荣获全国首届“经济改革人才奖”。由此可见,改革是斗门的根和魂。
2010年8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扩大珠海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将珠海特区面积扩大至全市,从那时起,斗门正式纳入经济特区的范围,斗门正式获得了“特区”身份。
从先行一步创立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到近年来率先在农村综合改革、科教文卫、社会管理体制、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积极探索,斗门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上书写了独特的样本。
从2014年起,斗门连续5年、每年推出十大改革创新课题,以滚石上山的劲头、爬坡过坎的担当,将改革进行到底: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市场机制、规范行业管理、激发要素资源活力;通过全面推进区镇事权重构改革,增强镇街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通过推进国资国企、“放管服”、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破除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上先行先试。
改革不断释放出市场主体发展的活力。截至2017年底,斗门市场主体数量达到5.6万户,年增速达到22.3%。
面向未来,从“入编”经济特区,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对斗门来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今年,斗门在全区掀起“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热潮,即将制定出台的《中共珠海市斗门区委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将聚焦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关键性改革项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集中三年时间落实系列改革方案,为建设新斗门、积聚新动能、打造新样板注入动力和活力。
梦想在前方召唤,道路在脚下延伸。作为改革开放的实践者,斗门正在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毅和勇气快速向前,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观察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续写农村综合改革新篇章
今年12月7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海鲈分会在珠海成立,并为珠海白蕉镇“中国海鲈特色之乡”授牌。与此同时,现场签订了近8亿元的白蕉海鲈订单,成为斗门农村产业振兴的最新案例。
近年来,斗门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改革激发产业活力,通过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白蕉镇为主的海鲈养殖区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海鲈生产基地。
截至2017年,珠海斗门全区海鲈养殖面积为2.98万亩,产量近12万吨,年产量约占全国的47%,产值达20.5亿元,其中一产产值为16.6亿元,形成了苗种、饲料、鱼药、流通、加工、质量安全、品牌塑造、技术服务配套完善的全产业链,带动大量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白蕉海鲈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斗门近年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所结出的硕果。近年来,通过改革,斗门乡村不断释放出市场主体发展的活力,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壮大,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家庭农场74家、农民合作组织和新型农民合作社194家、各级农业龙头企业22家。
斗门是珠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面向未来,唯有继续书写新时代农村综合改革的新篇章,才不愧于时代的重托。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深化改革激发乡村活力,必须以推进产业振兴为先导,只有产业发展,才能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未来,斗门要继续提升特色产业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从品质、标准、安全、推广、电商、加工等环节下功夫,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擦亮“海鲈之乡”“禾虫之乡”品牌,从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其次,要以改革激发产业活力,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实现乡村振兴,斗门要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垃圾、污水、违建等重点治理,推动农村“厕所革命”,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品质,以“绣花”一般的精细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打造一批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和岭南文化特色小镇。
样本
唤醒“沉睡”的资源
岭南大地促三产结合
在广东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片11.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以下简称“岭南大地”)正在快速崛起。
集体土地上崛起新兴产业的大项目,背后离不开斗门一系列疾风劲雨般推进的改革措施。2014年,珠海市斗门区就被确定为第二批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被喻为“沉睡资本”的农村集体用地在改革中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40年前,和全国一样,斗门的改革从农村开始。至今,斗门再度把目光聚焦农村,在农村综合改革领域破冰前行,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机制改革,提升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一二三产业在融合中发展壮大。
2017年7月,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岭南大地从全国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称号,得到国家财政资金的扶持。
岭南大地项目总面积11.77平方公里,以石龙村为核心区,覆盖东湾和下栏两个行政村片区。该项目以“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岭南大地将开启一二三产业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大产业,打造一个宜农、宜文、宜教、宜居、宜购、宜养、宜乐、宜游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吴奇修对这一项目寄予厚望,要求岭南大地项目要充分发扬珠海作为改革前沿的创新精神,以点带面,打造出经典版的全国田园综合体标杆示范,带动区、市、省乃至全国的乡村创新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动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
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在斗门的重大落地项目,岭南大地建成后,将为村民带来土地出租、房屋出租、部分土地流转、就业性收入、门票分红、农特产品旅游纪念品餐饮经营、资产增值等7大收入,打造新时代农村综合改革的标杆。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