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松山湖最大限度为创新“松绑” 加快向国内先进高新区挺进
返回

松山湖最大限度为创新“松绑” 加快向国内先进高新区挺进

浏览次数:953 分类:产经

春节刚过,位于松山湖畔的华为东莞基地已是一片忙碌,在17人的生产线上,28.5秒,一台华为智能手机就已封装完毕。

以秒为计的生产效率在松山湖并不鲜见,其背后是松山湖科技创新资源与企业的碰面、与市场的对接。

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松山湖已经集聚了一批创新资源,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等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和科研机构纷纷落户松山湖片区,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逐步成形,成为全市创新资源密度最大的区域。

前不久,“湾区都市、品质东莞”36项重点任务出炉,提升和强化松山湖集聚创新引领发展能力被列入其中。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松山湖面临“二次创业”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多种挑战。

2月27日,科技部在东莞举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指出,高新区发展目前主要存在要素制约以及政策瓶颈两个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成动能转化。

东莞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欧阳南江透露,松山湖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学习港澳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按照粤港澳大湾区的品质要求,推动城市配套、科技金融、政务服务、营商环境等全方位提升,最大限度为创新“松绑”,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向国内先进高新区挺进。

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建设力争全年新增高企50家

人类使用机器人进行手术时,只需一个切口或根本不需要切口,这种尖端技术正在松山湖逐渐成为可能。

在目睹年幼的儿子经历两次手术的痛苦后,无创外科的创办人、董事总经理及行政总裁黄自建暗下决心,希望让以后的手术没有“痛楚”,于是他在香港创立了无创外科。目前,无创外科已在动物身上进行了试验,做到小切口甚至无需切口进行手术。

但由于香港缺乏制造业基础,2015年,他来到松山湖落地以期实现相关设备的生产。

“无创手术研发周期较长,10到20年都有可能。”他表示,松山湖认同无创外科的核心价值,愿意投入时间培育无创外科这样的企业并给予其一定的优惠条件,这让他最终选择来到松山湖。据悉,无创外科在松山湖的生产基地已经准备就绪。

像无创外科这样的科技创新主体正为松山湖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这种动能正与东莞雄厚的制造基础衔接,为松山湖的发展创造新活力。

为引入更多创新活水,去年,松山湖累计出台完善科研用地项目配置配套设施用房、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等各类政策文件20多项。

在相关政策的助推下,松山湖去年高企总量达到了358家,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3家,新增在孵企业285家,上市后备企业达到27家,居全市首位。目前,松山湖已组建北大光电研究院等32家新型研发机构,涉及高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技术领域,共引进孵化企业近500家。

未来,松山湖将加快集聚科技创新主体。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松山湖将培育一批“瞪羚企业”,力争全年新增高企50家,争取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达到65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0个。

松山湖还将实施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计划,以大学创新城全面竣工为契机,力争新引进1到2家新型研发机构,争取全年新引进省市创新科研团队10个,推动东莞高能前沿技术应用产业创新中心11项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

突出大科学装置引领为创新发展构建强大引擎

重大突破,科研仪器先行——从亿万光年之外的宇宙星辰,到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越来越离不开功能强大的科研仪器,特别是大科学装置。

最近,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到访,让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再次刷屏。杨振宁对项目满足国家前沿科学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发挥的作用表示肯定。

目前,散裂中子源首期3台中子谱仪装置已投入使用,并与国内外20多所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已完成10个用户单位16个研究组的21个样品实验,第一篇用户实验科学成果文章在NanoEnergy杂志上线,科学成果涵盖能源、物理、材料、工程等多个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发领域。

围绕散裂中子源集聚的科研平台也在有序推进,其中聚焦材料科学研究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完成初步选址、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创建、人才队伍建设等前期工作,招引首批10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南方光源项目预研已搭建研究测试平台并开展预制研究。

“我了解到,香港政府的科技基金支持了1500万元来建设谱仪,大科学装置的作用已经初步体现。以前外资带着资金来,看中的是劳动力和土地。而现在看中的是科学装置。”欧阳南江表示,这种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为松山湖创新资源集聚提供了更多空间,围绕中国散裂中子源这一大科学装置,中子科学城的建设也不断提速。

据介绍,在规划编制方面,相关部门已形成了《中子科学城空间概念规划(报审稿)》,《中子科学城科学功能规划》计划3月份完成编制初稿。为完善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中子科学城“三横六纵”道路工程中的象和路已基本建成,松水路完成进度65%,湖景路南延长线完成进度40%。

对于群众所关心的商业、交通等公共配套问题,中子科学城目前已形成城市复合中心功能策划方案,27亩滨水商业综合体已于2018年10月动工建设,预计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实验小学分校已于2018年9月完成施工招标工作,预计今年9月开学。

中子科学城的建设为松山湖创新驱动战略构筑了强大的引擎。未来,松山湖将着力促进散裂中子源与南方光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联动发展,加快推进中子谱仪二期建设、南方光源预制研究等工作。在配套设施方面,将尽快打通“三横六纵”主干路网,推动中子科学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通道建设。

助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资金扶持提高到30万元

走进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一楼展厅,基地孵化的多个明星项目产品都陈列其中,短短四五年时间,这里从零出发,已经成功孵化了90多个创新项目或团队,接近80%的孵化成功率,远远高于全省、全国及全球平均水平。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基地创始人李泽湘说:“这里的年轻人打造一个新的科技产品,迭代速度可能比硅谷、欧洲要快5到10倍,而成本却大概只需要它们的1/5到1/4,已经构筑起独特优势。”

近年来,为对接港澳创新资源,松山湖陆续推进了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松山湖粤港澳青年文化创意创新创业中心、松山湖粤港澳青年文化交流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目前已有不少港澳创业团队来此扎根并得到快速发展。

其中,由李泽湘等创业导师联合发起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正吸引着各界目光,它联结了香港、内地及全球的高校、研究所、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等资源,借助大湾区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基础正不断发展。

松山湖已建立了港澳青年创业基地这一载体,为港澳青年创新凝聚更多资源。该基地至今已吸引8个港澳项目陆续入驻,有3家香港青年创业公司已正式注册落地,该基地计划2019年再吸引超过10家港澳人才项目入驻。

搭建资源载体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各方面的综合配套。早在2017年,松山湖就出台了《东莞松山湖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政策从创业启动资金等多方面对港澳青年进行创业扶持。目前,共有5家落户松山湖的港澳青年创业企业申请了政策资金支持,申请发放创业启动资金74万元,发放办公场地租金和住房租金补贴13万元。

目前,松山湖正在加快起草出台鼓励港澳人才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计划将港澳青年人才创业启动资金扶持从旧政策的最高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将办公场地租金补贴从最高100平米提高到300平米,并提供人才住房和贷款贴息等扶持,切实减轻港澳青年创业成本。

“我们出台的政策主要是鼓励港澳的青年到我们这来创业,把他们好的点子和想法,拿到我们这里来孵化产业化。”欧阳南江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背景下,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松山湖的定位方向将以集聚创新资源为主,不能仅仅像过去一样为港澳创业者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而是要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在科技金融、政府公共服务等领域积极向香港学习、对接,全方位助力其更好地在松山湖生活和发展。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