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造强市,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浏览次数:1399 分类:产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
作为一座走出了特色发展道路的制造业大城,佛山的故事向来都牵动人心。面对战略窗口、机遇之门,佛山该如何乘势而起,迈向高质量发展?
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佛山将以实干兴业、以苦干攻坚,把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放在制造业与实体经济上,奋力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接受省级媒体专访时表示,佛山将紧密结合“国家所需、广东所盼、佛山所能”,围绕重大战略、重大工作、重大改革聚焦发力,把佛山的战略优势、制造优势、改革优势、区域优势进一步释放出来,在服务大局中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把握机遇
以高质量发展理念破解难题
放眼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同样身处大变局之中,被党中央和省委寄予厚望。省委书记李希到佛山调研时,希望“佛山沉下心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国家战略和广东全局使命叠加,佛山责任重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佛山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9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08万亿元,增长了830倍。尽管制造业发展基础扎实、产业链完备,但大而不强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问题就是努力方向,短板就是发展潜力。面临全新发展考验,佛山要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佛山功能定位是“一核一带一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要依托佛山雄厚的产业基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催生发展新动能,加快实现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的转变……“佛山要走‘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创新发展之路。”鲁毅作报告时强调。
与此同时,面对经济运行存在新旧动能接续不畅、矛盾叠加比较突出、市场预期不稳、风险防控压力加大等矛盾,面对佛山土地开发程度已达红线的残酷现实,如何盘活低效用地,成为佛山高质量发展的破题关键。
2018年,佛山全面启动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行动,坚决把稀缺的土地资源让位给更多高成长、高附加值的好企业、好项目,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顺德以获批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通过连片改造、混合开发、探索地券制度等办法,盘活村级工业园用地,两年累计整理土地7万多亩,并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任务。南海以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抓手,跑出加速度:2020年1月至10月,共拆除整理土地32086。92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06。96%。
据统计,两年来,佛山累计完成村级工业园整理超10万亩,力争2020年年底累计完成村级工业园土地整理12万亩。美的、格兰仕等一批本土龙头企业纷纷增资扩产,徐工集团、海天集团等多家来自长三角的行业龙头也前来投资布局,助力佛山高质量发展。
产业迈向中高端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如果说“十四五”期间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那么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就是支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这为未来一个时期佛山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调味品龙头企业,一瓶酱油的诞生被拆分为119道工序,过去老师傅舌头的生产标准,如今被一道道严苛的工序取而代之。在顺德区北滘镇,一家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一年多就递交超过1200项专利申请,成功打造出填补国内空白的建筑机器人……这是佛山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典型案例。如火如荼的制造业转型升级背后,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在加快布局。
2019年12月27日,佛山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实施“六大工程”,促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努力为广东制造成为全球标杆作支撑、当先锋。
一年来,佛山将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放在制造业上,大力实施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带头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推动传统产业高级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计划到2020年培育形成装备制造、泛家居2个超万亿元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5年再培育形成2个超5000亿元、4个超3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紧紧抓住创新驱动这个核心,围绕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目标,佛山大抓“三龙湾”、佛山国家高新区、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重大载体和平台建设,致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据不完全统计,佛山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超4800家。
2020年5月启动工程建设和改造的佛山仙湖实验室近日有了新进展,其运营团队正式进驻位于丹灶氢谷的实验室新场地办公,实验室其他基础建设预计明年年中全部完工。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佛山也深刻认识到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佛山用一个个重大项目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码”。10月20日,佛山吹响了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大会战的号角,下半年23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总投资超过2727亿元。这是佛山第二年以“一市五区”联动形式举行重大项目开工投产仪式。
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全市上下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良性循环。数据显示:两年来,佛山集中开工投产重大项目886项,总投资超过10971亿元,推动我市经济总量不断攀升。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铭恩表示,接下来,市、区各部门将重点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加快推动“六大工程”“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文件落实落地,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提供关键要素资源供给保障;抓好“产学研”高度融合,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调整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提升产业发展平台载体水平;把“六大工程”“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文件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形成一体化的产业规划体系,深入落实我市“六大工程”行动方案,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
构建新发展格局
建设智造强市
凭借制造业为主体实现GDP破万亿元后,面对新的发展课题,佛山该如何迈出新步伐、展现新作为?
当前,佛山全市上下正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战略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上来,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全市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按照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佛山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规划中。
为此,围绕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佛山精心选定21个专题,开展新一轮“深调研”,深化对佛山未来的思考,按照省委对佛山提出的重大要求,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形成“十四五”时期指导佛山市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全省、全国大局作出佛山贡献、体现佛山担当。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智造强市作贡献,也是佛山企业的发展共识。以节能空压机研发制造为本业的某公司董事长郭振发表示,公司从多年前就已开始数字化转型实践。2020年,全链数字化建设全新启动,致力成为空压机行业首个实现全链数字化的企业。
“创新发展和科技自立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方向。”另一家公司总裁卢宇聪表示,公司自创立以来不断推出里程碑式的产品和技术,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推出引领行业潮流的创新产品。尽管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但公司创新发展的初心不变,首创了一级节能零冷水燃气热水器。
诚如鲁毅所言,“十四五”期间,佛山在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制造强市、实施创新驱动、建设湾区极点、推进广佛全域同城、深化深佛合作等方面都大有可为。
目标决定方向。奔向未来、拥抱时代,佛山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