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创业基地成港澳青年投身湾区“第一座桥”
返回

创业基地成港澳青年投身湾区“第一座桥”

浏览次数:990 分类:产经

  这个“五一”假期,香港青年吴国晋依旧忙碌。凌晨1点,他还在朋友圈晒出刚刚结束的视频会议截图。“‘五一’前把要做的事先做好定好方案,‘五一’就能见合作伙伴好好往前推进……”

  吴国晋是广州独链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他公司所在的广州科学城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正是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特色的科技创新集聚地。他在朋友圈充满信心地宣告,接下来韩国的合作伙伴也会加入到市场推广中。

  而另一个香港青年,李剑禧和来自广州的孙嘉晞,以“港夫广妻”更为人们所熟知。他们所在的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是前不久中央领导到广东调研时的考察点。在最新的一期vlog里,李剑禧说道:“人流量多、机会多……那么支持我们港澳青年回来,所以要把握好这个机会。”

  如今,广东已构建起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以珠三角12个重点基地为骨干、以各地特色基地为基础的“1+12+N”孵化平台载体布局。这些遍布全省各地的创业基地,正成为港澳青年投身湾区的“第一座桥”,吸引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创新创业、安居乐业。

  推动成立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

  来自香港的鑫瀚高科技产业(广东)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柳妍熙是首批入驻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企业之一。“基地的服务非常具有港澳特色,会针对港澳青年的特点和需求突出港澳元素,对于我们初创团队来说再合适不过。”柳妍熙说。

  目前该基地已入驻项目及企业近60个,涵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基地总投资超7亿元,建筑面积达6.65万平方米,建设三大智慧系统、六大服务平台、八大功能分区,可同时容纳孵化企业约200家。

  “基地有没有吸引力,关键在于政策和服务。”省人社厅副厅长杨红山介绍,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作为“1”的资源枢纽作用,打造基地总部,推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建立健全“1+12+N”联动机制,共享人才、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创新创业资源,不断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

  今年3月,广东出台“促进就业九条”3.0版,支持开展“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对参加计划人员每人每月给予1000元生活补助。

  数据显示,全省“1+12+N”孵化体系已初具规模,13个重点建设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有12家投入运营,孵化港澳项目765个。

  “通过大力推动实现‘1+12+N’的空间布局,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将成为港澳青年增强认同的‘第一扇窗’和投身湾区的‘第一座桥’,让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祖国繁荣成果。”杨红山说。

  孵化基地让港澳青年创业时减少后顾之忧

  在珠三角各市,各个创业基地也以各具特色的政策和服务,吸引着港澳青年前来创新创业。

  2013年,在香港从事贸易与金融行业超过十年的许柏鸿,选择回到祖籍地惠州创业,成立文化品牌传播公司,落地惠州市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

  “创业初期,基地除了贴心地帮忙解决工商注册等问题,还有一系列政策补助。”许柏鸿说,吸引他的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区位的独特优势。

  在香港青年联会副主席、惠州新动力主席楼家强看来,基地不仅能在工商、税务等方面给予诸多优惠政策支持,还在居住和交通等方面推出贴心服务,这种一站式服务能让港澳青年在最短时间内融入惠州生活。

  “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希望努力打造成为‘1+12+N’孵化平台载体中的示范基地。”惠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自2019年12月开园运营以来,基地累计引进企业(项目)28家,目前在孵项目22个,其中港澳项目14个。

  在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吸引美态科技创始人施云龙前来的是具有竞争力的创业成本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施云龙在香港土生土长,此前在香港从事美容行业的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已有10多年。首次创业为什么会选择佛山?他说,进驻香港的科学园、数码港等园区面临非常大的竞争压力,还要排队等候才能正式入驻。同时,两地的市场容量也是考虑因素之一。“仅算美容店的店面数量,香港可能接近一万个,但内地至少是几十万个的体量,市场潜力很大。”

  一家家创新创业基地,孵化的不仅是一个个具有前景的创业计划,更是港澳青年们的“湾区梦”。

  南方日报记者 曾美玲 肖文舸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