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广东医生攀登移植界“珠穆朗玛峰”,41岁女子获“新生”
返回

广东医生攀登移植界“珠穆朗玛峰”,41岁女子获“新生”

浏览次数:788 分类:财经

  “感谢白衣战士,让我获得了重生!”日前,41岁的杨凡(化名)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医一院”)康复出院。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她,曾经须24小时吸氧才能活下去。在器官捐献者的大爱奉献,以及器官移植团队的努力下,疫情期间,杨凡接受了被称为移植界的“珠穆朗玛峰”的高难度手术——心肺联合移植。

  须24小时吸氧她才能维持生命

  杨凡罹患先天性心脏病,从小体弱多病。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杨凡顺利成长,还结婚生子。虽然圆了当妈妈的梦,但妊娠与分娩也加重了其身体的负荷。她开始出现口唇青紫、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经过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也就是典型的“艾森曼格综合征”。

  来到广医一院时,杨凡的身体情况已经很糟糕了。“当时她低氧状况非常严重,需要24小时吸氧才能维持生命,稍活动指尖血氧最低下降至70%。”该院器官移植团队成员、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巨春蓉博士说,经过团队的评估,她已经达到心肺联合移植的标准。

  心脏与双肺同时移植?杨凡对这个手术感到陌生和恐惧。由于对该手术不了解,她和家人一直在犹豫,通过药物保守治疗了一段时间。但是,时时刻刻的吸氧也只能勉强维持呼吸,杨凡每天只能困在家里,让她觉得“生不如死”,且心功能也受到了极大损伤。

  今年年初,她又来到医院,医生评估,要尽早进行心肺联合移植。在该院何建行教授的带领下,器官移植团队多次组织多学科讨论她的病情与治疗方案,医护人员同时给他们耐心讲解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的知识。最终,杨凡和家人决定“博一博”。

  手术难度高且疫情期间供血紧张

  心肺联合移植手术被称为移植界的“珠穆朗玛峰”,需要医疗技术高超的团队,还需要一个先决条件:找到与患者相匹配的质量尚佳的供体。

  幸运的是,杨凡等到了。一位患者因为脑外伤抢救无效,家人决定捐献器官延续大爱,他的心肺器官和杨凡配型成功。

  但是,杨凡的家人却再次犹豫了:疫情时期做这么大的手术,安全吗?为此,医护人员耐心跟杨凡及其家人说明情况,尽管是特殊时期,医护团队也一定会全力以赴。

  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心肺联合移植专家团队马上投入战斗。疫情期间,手术用血紧张,移植团队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用血量。手术前夜,何建行还带领团队反复优化手术方案。

  3月19日,杨凡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过程中,我们基于对患者病情的充分判断与评估,采取更加精细的技术,既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又尽量减少操作过程中患者的失血量,减轻了用血压力。”器官移植团队徐鑫主任医师说,在团队的默契配合下,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

  手术后的第二天,杨凡就可撤下ECMO。术后一个多星期,她顺利脱离呼吸机,回到普通病房。术后第三周,她就已经达到出院标准。4月10日,杨凡顺利出院。

  在钟南山院士的指导下,目前,广医一院器官移植团队已累计完成了16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数量居全国第一;完成了330例肺移植手术,数量居全国第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团队至今完成心肺联合移植1例、双肺移植2例、单肺移植2例。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