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乡村振兴】佛山南海:前途似锦东二村 书写蝶变新故事
返回

【乡村振兴】佛山南海:前途似锦东二村 书写蝶变新故事

浏览次数:954 分类:财经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南海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引起了中国文坛著名作家欧阳山和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等一大批名人名家的关注、到访。他们不仅为南海当时的改革发展做了很好阐释,也为南海未来发展留下了启示。

  乡村振兴,是时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佛山南海的乡村振兴范本中,桂城街道东二社区是一个耀眼的存在。

  上世纪50年代末,东二村因中国文坛著名作家欧阳山著作的中篇小说《前途似锦》闻名全国。小说人物取材于南海东二社区,对当年的农业合作化作了典型的反映。上世纪80年代初,欧阳山带着日本翻译家再次到访东二,参观他创作和实践生活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末,80多岁高龄的他三访东二村,看着一座座崭新的高楼,他无限感慨于这里喜人的变化,印证了他的小说《前途似锦》。

  迈进新时代,东二社区在党建引领下,走出了一条“三化同步、三生融合”的城中村转型升级的振兴之路。

  如今,一条条平整的沥青马路穿村而过,延伸进百姓家;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小洋楼,散落在绿荫间;一个个现代化产业社区推动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一面面会说话的文化墙,装扮着休闲公园。富裕、祥和、秀美、惬意的美丽乡村正入画来。

  岁月如歌,奋斗不止。前途似锦的东二社区正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实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东二社区将旧厂房改造为富有岭南特色的花园式办公园区——德鸿·文汇创意园。 (摄影:刘贝娜)

  一本小说带来的荣光

  1955年3月,现代作家、曾任中国作协广东分会主席的欧阳山著作的中篇小说《前途似锦》公开出版发行。1959年,被评为优秀作品在北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另版印刷,全国发行,迅速在全国各地风行。

  小说通过周密巧妙的构思,绘声绘色地重现了我国南方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场景。这是一部当时并未多见的,反映农业合作化的现实主义作品。更让南海人自豪的是,小说中的主人公梁树坚的原型就是南海东二社区的村民彭伯强(当地人称彭伯),东二村也因此登上了历史的高光时刻。

  1953年11月,南海县在东二南新村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欧阳山深入东二村,和村里的骨干一起研究如何带领农民把合作社办好。每次合作社开会时,他都喜欢坐在后面,仔细观察每个人的神态举止,记录一些素材。他为人随和,和村里人相处愉快,经常和大家一起吹水、插秧。

  这半年时间,他住在东二村民彭宝信家中。为何选择住在他家?彭宝信的儿子彭柒根介绍,当时东二村的房子以低矮瓦屋为主,他家两层楼,是相对较好的房子。他从父辈中得悉,二楼有个用钢铁围住的小窗,夜晚,欧阳山经常借助外面透进来的一点点月光,挑着煤油灯夜写。

  “回想起来,当年的生活条件确实很差。”今年67岁的彭柒根说,每次踏上楼梯时,木板都会“吱吱作响”。

  《前途似锦》的主人公原型彭伯强,是东二村的“头号人物”,广东省第一个合作社社长,有“无尾飞陀”的称号。“因为他到处跑,经常是来无踪去无影,到处给大家做指导。”彭柒根回忆说。

  在东二村生活的日子里,欧阳山和彭伯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东二村成了省市闻名的文明村。1980年,欧阳山和日本女翻译家多田正子一起二访东二村,并拍下了一些照片。1988年,他再一次来到南海,首站也是直奔东二。

  时任南海县委副书记邓文初在其著作《人约黄昏后》里就有专门的文章,记录了欧阳山三到东二村的历史经过。第三次来时,东二村已经变了模样。彭伯强给他介绍,村集体用上了拖拉机,搞起了农田方格化,架起了农村供电网,全体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全村工农业收入达2千多万元,人均分配2千多元……村中一座座崭新的厂房,一栋栋高低错落的住宅,还有新建的幼儿园、学校……

  东二村的这些变化,让欧阳山非常惊喜和兴奋,仿佛看到了他的小说《前途似锦》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一条乡村的蝶变之路

  2003年12月底,《南海日报》(《珠江时报》前身)副刊部记者洪泽芳获悉这个新闻线索后,来到东二社区,找到一些老人家,还原了这位大作家和小乡村之间的故事。于是,就有了彭柒根把欧阳山回访东二社区的历史照片借给她用的事情。

  时隔16年以后,4月18日,趁着“还照片”的机会,彭柒根带着洪泽芳、区档案馆工作人员、珠江时报记者等一行人,再次重走东二社区看蝶变。“村民的热情、淳朴,给当年的我留下了极深印象。”洪泽芳说。

  “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桥,现在都是铺了沥青的马路了。”行走过程中,彭柒根看见任何一个建筑,都能说出其建造年份和曾经的用途。

  从东二社区居委会出来,北面是双向四车道的东二大道,以前这里只有两米宽的泥土路,如今已成为车水马龙的主干道、旧城区的商贸中心,大道的两旁,大型购物商场、农贸市场、餐饮店,应有尽有。

  彭柒根说,1985年,东二的交通十分落后,村民的出行一是由 岗墟—南兴村—新村—西约—中约—东约的土路出入,十分不便。村民要乘艇沿河涌,或者是沿田间小路步行或骑自行车才能去到平洲墟。近二十年来,村委会发动村民集资建路,社会各界人士也热心资助,一条条大路,直通了各自然村。

  路通人通,财则通。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鞋业、服装、灯饰、电子等行业集聚东二,来这里做生意并扎根的人越来越多,也带动了东二村租赁经济的发展。

  穿过热闹的东二市场,彭柒根带着记者一行来到了南兴村大街十一巷30号,一栋门前挂着“柒号公馆”的楼房前,“这里就是欧阳山当年体验生活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我家,那时是两层的小楼房,后来经济发展了,就重新建了这栋公寓用来出租。”彭柒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他有三栋这样的楼房出租,村里每家每户都建新房子了,几乎都有物业租赁,2000年社区还建了农民公寓,村民都住上了洋房。

  东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再兴指着规划图向记者介绍,东二社区的特色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围绕“三化同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现代化)、三生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社区经济。以桂澜路为界,划分为东片区和西片区,西片区通过微改造提升老城区宜商宜居宜业环境,东片区沿着桂城怡海湖科创产业带,创新打造现代化产业社区为主,目前已成功打造了怡海港、德鸿·文汇创意园、壹品广场美食街等一批高档产业社区。

  “社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如今德鸿·文汇创意园地块的租金价格增加一倍多,朝着打造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的方向走,未来一定更值得期待。”杨再兴感慨道,东二社区将围绕“升级工业园、发展新经济、建设新都市”的目标,全力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探索城中村的振兴之路,不辜负欧阳山先生对东二《前途似锦》的期望。

  一群村民的幸福生活

  “根叔,去哪儿呀?”“陈伯,今天怎么不去打乒乓球?”在这里,村民之间的遇见,就像自家人一样,熟悉而亲切,不带一点生分。

  街头巷尾,市井里弄间,一间间小食店,散发着浓浓烟火味。乡情与人情,就在这一点点的烟火味中升腾。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以前我承包了一个车间厂房。退休后,没什么经济压力,我就去游泳,去年曾横渡黄河,前年还横渡台湾日月潭呢。”67岁的彭柒根,步履矫健,中气十足,带着记者一行走完西片区,又来到东片区感受怡海湖科创产业带现代化气息。

  走进东二公园,清澈的湖水上“泛着”几个张开翅膀的飞鹤雕塑,红艳艳的灯笼醒目地挂在铁架上,一个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牌匾,与市民淳朴,守序的形象交相辉映,为东二社区注入长久发展的活力之魂。

  村民们或沿着湖边休闲漫步,或打乒乓球健身,或排练粤曲,或坐在小亭旁歇息聊天,孩童嬉笑追逐,一片欢声笑语。在这里你会切身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更让人惊喜的是,公园最里面还设有一面弧形的村史墙,上面记录着计划经济时期东二社区的生活场景。了解村史,了解家乡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能有效增加村民对家乡的情感。将抽象的道理、生硬的说教转化为群众身边喜闻乐见的生动事例,赋予其蓬勃的生命力、生动的感染力和强烈的震撼力,这能更好地将文化和精神传承。

  硕果园里,“改革新颜花香千里播”“奔康成就果结一园来”,这副对联生动描绘了东二社区全体奔小康的幸福图景。

  “这里的人们,生活富裕了,但淳朴的精神还是没变。”多年后重走东二社区的洪泽芳感叹地说,这就是幸福生活的样子。

  公园里,一棵棵参天古榕催生着新的枝丫,翠绿的颜色彰显着整个乡村的生气与活力。而公园西侧文化室南门挂着的一副对联:“昔日名家传巨著前途似锦,今朝大众上琼楼美景如春”,则昭示着东二社区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