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90后清远村官李靖云:两年前就开始借力短视频卖货,助村民脱贫
返回

90后清远村官李靖云:两年前就开始借力短视频卖货,助村民脱贫

浏览次数:1355 分类:财经

  村里通了路灯,村民夜里不再摸黑;精准帮扶后,贫困户成种植大户迈入脱贫行列。广东清远连州市丰阳镇朱岗村90后村干部、乡村新闻官李靖云的日常工作牵系着村里脱贫攻坚的点滴细节。

  和很多年轻人不一样,几年前她选择回到农村,建设农村。两年前,她就开始通过短视频平台帮贫困户在网上卖农产品一度备受关注。疫情过后,她和同事们带领村民们按下了复工复产的“重启键”。5月9日,她欣喜地告诉南都记者,目前,朱岗村72户建档贫困户的生活已得到很大改善。

  走遍72户贫困户,每户不同帮扶政策了然于心

  90后村官李靖云这样形容她的日常工作:像万金油一样。2016年,她所在的清远连州市丰阳镇朱岗村被列为广东省省定贫困村,广州市岭南集团作为对口帮扶单位派出扶贫工作队来落实具体扶贫工作。

  作为朱岗村村干部、乡村新闻官,和驻村书记一起扶贫入户走访,摸清贫困户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成为李靖云的日常工作之一。朱岗村72户贫困户,每家每户都曾留下她的身影。

入户走访,摸清贫困户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成为李靖云的日常工作之一。受访者供图

  村民吴战辉令她印象深刻。李靖云告诉南都记者,吴战辉的母亲年迈,妻子患病,两个女儿尚年幼,全家只有他一个劳动力。由于只有初中文化,吴战辉只能从事一些收入微薄的重体力工作。

  “驻村扶贫书记去他家走访后,看到他家水稻长势挺好的,就鼓励他多种一些。”李靖云告诉南都记者,就这样,吴战辉家的稻米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从2016年的10亩地,到2019年已经种了60亩,收割机、拖拉机等一系列农业机械化生产工具也买上了,除了满足自家需求,还能对外租赁,吴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和传统扶贫不同,自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行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李靖云告诉南都记者,“对每一户的扶贫措施都不一样。”教育帮扶、就业帮扶、产业帮扶、大病救助等精准扶贫措施要落实到每一户的工作中,离不开她和同事们对贫困户情况的熟悉掌握和反复沟通。

  “每一户都会根据各家不同的情况来制定帮扶的措施。有一些缺少劳动力的,我们就鼓励他们种养。有一些家中有场地的,我们就发一些鸡鸭苗。想办法让他们增加收入。”李靖云告诉南都记者,入户走访、沟通记录,积累下来,每一个贫困户的资料都有厚厚一大沓。

  有时候,也会有贫困户不理解李靖云和同事们的工作:有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但出于种种考虑,村干部给他们介绍工作,他们并不愿意接受。“村干部轮流做工作,我还用家乡话来沟通,做工作要更方便一点。”李靖云告诉南都记者。

  自2017年9月,在广州求学生活近10年的李靖云离开大城市,回到粤北乡村担任一名村干部以来,今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作为朱岗村委会最年轻的村干部,起初的她曾因不熟悉村里的情况而感到不适应。因为她年轻,有时候村民有了问题也不愿向她求助。

  “之前因为不是本地的,很多村民不认识我,现在基本都认识我了,有什么新政策、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都会来问我,这也方便了扶贫工作中我和他们沟通。”李靖云告诉南都记者。

  网上卖货推介农产品,带领村民复工复产

  庚子冬春,一场疫情席卷全世界。从大年初三开始,李靖云连着上了一个多月的班,没有休一天假。

  每天多次大喇叭广播提醒村民,进村入户发传单,劝阻村民不要聚众聊天、打牌、娱乐等……李靖云回忆,整个一二月,她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自从和村民熟悉并取得信任后,沟通也顺畅了许多。

李靖云拍摄防疫宣传短视频发到朱岗村的各个微信群,获得村民点赞。视频截图

  “防疫情、不聚会、不聚集、少走动,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讲卫生……”1月31日,李靖云戴上口罩,背下“防疫口诀”,配上手语,拍摄宣传短视频发到朱岗村的各个微信群,不少村民为她点赞。

李靖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受访者供图

  2月份,受疫情影响,村里的工厂无法开工,一些平日里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待在家里,收入受到了影响。李靖云告诉南都记者,朱岗村设有蔬菜合作社,蔬菜开垦、培土、施肥、拔草、摘叶等每个阶段都需要人手,疫情期间,她和村里同事们告知村民后,一些留在家中的村民也前去打散工。随着全面复工复产,朱岗村也按下了“重启键”。

  年轻的她总有些新想法。2018年11月,清远市组织乡村新闻官选拔赛,李靖云推介的当地土特产丰阳马蹄赢得了高人气,最终,她也成为第一个通过选拔赛PK上岗的乡村新闻官。

  自那时起,帮助村民们把自产的马蹄、砂糖桔、牛肉干都卖出去,让更多人吃到朱岗村的美食,成为她的心愿。于是,2018年开始,90后李靖云还在短视频平台上记录乡村的美食、美景,和她的村官生活,还能帮村里人卖货,一度备受关注。“我日常工作里都会了解和关注村民家农副产品销售的情况,帮他们联系渠道,把农产品都卖出去。”

  在朱岗村的这几年,李靖云见证了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到朱岗时,村里的道路有的还坑坑洼洼,如今已全是平整的水泥路;自来水管网改造通了自来水,夜里通了路灯;红色旅游也发展起来了,促进村里脱贫。

  “每个村的乡道上都装上感应路灯,那时候我们晚上下到每个村,摸黑去定点,隔多少米要装一个,现在,你去每个村都很亮。”细数起朱岗村下辖各个自然村这几年的发展变化,90后姑娘李靖云门儿清。

  她在农村长大,在大城市兜兜转转多年又回到农村,如今能通过自己的日常工作服务村民,她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在乡村,可以实打实地帮村民解决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实现自己的价值。”李靖云说。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南都记者 詹晨枫

  摄影:南都记者 刘威(除署名外)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