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名家扎根东莞 共建“品质文化之都”
浏览次数:296 分类:东莞新闻
在东莞,邂逅CBA“十一冠王”广东宏远队的队员,欣赏一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个人音乐会或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获得者的演出,都不是什么难事。东莞以其包容和务实的姿态,接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这些在东莞成长起来的文体名家也正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回馈东莞。
东莞正大力推进“品质文化之都”建设,也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成就人才。而文体名家将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为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东莞包容和谐人才梦想花开
“东莞是一座非常包容的城市,社会也非常和谐。”现任中国男篮主教练、CBA广东队主教练杜锋1996年从家乡新疆来到东莞加入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当时他只有15岁,南方的气候、饮食都曾让他不适应,初到东莞时的生活是不容易的,正是东莞的包容让他留了下来。杜锋回忆,“林叔(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创始人陈林)夫妇对我们球员视如己出,衣食住行照顾得无微不至,现在林叔虽然不在了,但永远在我的心中。”
26年来,杜锋实现个人成长的同时也见证了东莞的成长。其间,杜锋与球队一起为东莞赢得11届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总冠军。2018—2019、2019—2020、2020—2021赛季,杜锋连续三年当选CBA最佳教练。
杜锋认为,东莞人非常务实也很能吃苦耐劳,这种精神正是体育人需要具备的。来东莞26年,杜锋说自己早已成为东莞的一分子,也会努力回馈东莞。
对于东莞的包容,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获得者,东莞市文化馆相声演员、副研究馆员安冬也深有同感。他认为东莞于他而言最大的魅力就是“海纳百川厚德务实”,而正是东莞的包容和接纳,让他在这里梦想花开。上世纪90年代末,安冬怀揣着当演员的梦想从老家四川来到东莞。20多年来,安冬从一名基层仓库管理员成长为了一名专业相声演员,从工厂小舞台走上了中央电视台,并获得了“群星奖”。
安冬表示,他特别想成为东莞城市的一个代言人,希望全国各地的好朋友来东莞创业、学习、发展。
创作土壤丰厚名家作品频出
崔臻和于2005年从家乡黑龙江来到广东,2010年来到东莞,目前是国家一级作曲家、全国文艺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来东莞12年,崔臻和创作了大量的声乐、器乐、音乐剧等作品,获奖作品三百余部,代表作品有《阿爸的草原》《海峡之梦》《中国梦》《爱唱乌钦的阿爸》《脚印》等,均广为流传;出版发行了《神奇的达斡尔》《阿爸的草原》《东江画廊》等个人CD专辑,并出版了个人专著《拉场戏音乐》《生长牧歌的地方》等。
在崔臻和看来,东莞创作土壤丰厚加上自己长期坚持创作是其作品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咸水谣》《水墨乡情》等具有浓郁广东音乐和岭南文化特色的作品之外,崔臻和还创作了不少打工歌曲作品。《脚印》便是其打工歌曲的代表作,也成了东莞首次夺得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类最佳作品奖的作品。
2021年11月24日,作为中宣部优秀文艺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扶持项目,“湾区畅想·我想走进你心里”崔臻和作品音乐会在广东省东莞市玉兰大剧院惊艳亮相,演出近20首崔臻和作曲的原创音乐作品。
爱才惜才用才夯实人才之基
“十四五”期间,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继续实施文化体育人才引智工程,打造文体领域高精尖人才专家库,鼓励引进高层次文化体育人才。到2025年,全市文化体育人才总量要达1.2万人;到2030年,全市文化体育人才总量达到2.4万人。
东莞市文广旅体局负责人表示,要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用好人才,注重发挥社会化力量,广泛凝聚各类专家学者、各类企业机构、各级部门单位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汇聚资源,关注行业动态,主动寻找、对接文旅体各领域的优质资源和人才,在全省全国范围,主动发现对接优质人才;要积极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鼓励人才发挥才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