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 / 多彩瑶乡唱响乡村文明曲
返回

多彩瑶乡唱响乡村文明曲

浏览次数:1196 分类:公益

瑶乡“金鸪鸪”文艺宣讲队创作和表演各种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节目,让群众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和文艺水平,种下文明的种子。

标准化建设259个文明实践阵地,组建444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2.8万多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000多场,服务群众超过100万人次……2018年8月,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之一。如今四年过去了,乳源的文明实践脚步愈发坚定,也发掘出瑶乡更多美丽风景。

文明实践助力产业发展

“为了沃柑有好收成,我每年最少30次进果园,每当看到沉甸甸的果实,再苦再累也值得!”农艺师周利长热情服务果农,为了帮助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沃柑增产增收,入果园、察果树、观果实是他忙碌的日常。

一六镇属平原丘陵乡镇,区域面积80多平方公里,镇内以农业生产为主体,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瓜果等农作物。镇里的干部认为,一六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应当立足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于是,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基地平台,组织了10名农业技术工程师、畜牧师、农艺师等人才进驻文明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和专业人才的作用。

“2021年我们镇种植水稻约1.2万亩,总产值1800万元;种植蔬菜瓜果6000亩,总产值3600万元;种植沃柑5000多亩,总产值4500万元……可以说,每一种农作物的稳产稳收,都倾注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心血!”一六镇工作人员说道。

一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充分调动水果、蔬菜、畜牧、水产技术专业人才的积极性,长期根据水稻、蔬菜、柑橘、灵芝等生产发展的需求,穿梭田头地尾,为农作物的生产、收成提供精准服务,做到生产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

据统计,近三年来,一六镇的农技科技人才为稻农、果农、菜农、瓜农等提供服务近200次,切实解决农民种稻、种果、种菌等技术上的关键难题,确保了绿色产业的丰收。如今,灵芝、赤松茸已经成为一六镇乡村振兴的创新产业。2021年,一六镇种植灵芝5000平方米,产量5万斤,产值500万元,种植赤松茸1000亩,产量300万斤,产值3000万元;2022年,种植灵芝1.5万平方米,产量15万斤,产值预计超过1000万元,种植赤松茸1500亩,产量500万斤,产值预计5000万元。

此外,一六镇深挖自身丰富深厚的红色资源,进一步对绿色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文明实践活动正给“红色+绿色”的瑶乡带来无限可能。

文明新风带来美好现象

瑶乡乳源,文艺种子深厚。文艺,也正成为乳源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大亮色。

2022年8月27日,广东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乳源圆满落幕。精彩激烈又充满团结和谐的赛事以及亮点纷呈的开闭幕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赏。在这场民族盛会中,乳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一呼百应,未临赛场,却同样顶着酷热的天气训练不断;未获奖牌,却同样身披五彩“战甲”荣光满满;他们还化身“民星”闪亮舞台,成为开闭幕式上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几年来,乳源在文明实践中结合瑶族文化、瑶族风情、瑶族风貌,以校地共建的形式,与韶关学院组建了瑶乡“金鸪鸪”文艺宣讲队,创作和表演各种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节目,让群众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和文艺水平,种下文明的种子。

据统计,乳源培养的镇村25支文艺志愿服务队,在两年时间内开展了150多次帮扶排练活动,培训文艺骨干近350人,并创作提升了25个品牌节目,实现了镇镇有文艺骨干、村村有文艺队伍,有力推动了城乡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新时代新思想的传播途径。

“如今,不仅瑶族群众喜爱唱歌跳舞,汉族群众也受到感染,学习和掌握文艺技能,既丰富了闲暇生活,也在‘唱唱跳跳’‘快快乐乐’中感染思想魅力、道德魅力。”乳源瑶族自治县文明办工作人员向《南方》杂志记者说道。

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一座城富起来、美起来、热闹起来,迎来新气象、新风貌、新风尚。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