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升级提质 老城再换新颜
浏览次数:348 分类:佛山新闻
8月24日,佛山市三水区举办“湾区之源‘筷’看百年”城市更新媒体采风暨成果发布会,这是2021年三水区重点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之一。发布会邀请省、市、区级主流媒体和网红自媒体代表,走进“筷子街”、百年海关、百年邮局、百年火车站等独具文化特色的片区,领略城市更新成果魅力。
迈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城市结构亟待优化,老建筑、老设施呼唤新面貌,群众期待更高品质生活环境。三水将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对历史文化建筑修旧如旧,让老城古镇涅槃重生,让人民群众生活更舒心、更美好,提升城市品质内涵,焕发城市新魅力。
改造37个老旧小区
惠及15396户家庭
漫步在西南街道人民一、二路,翻新的房屋建筑外墙、麻石铺设的人行道、进驻的网红咖啡店和文化工作室等,处处透露着新貌与活力。历史建筑与新文化在此碰撞,擦出了新的火花。
据悉,人民路、中山路与北江平行,宛如一双筷子,被称为“筷子街”。筷子街曾是三水商业、文化、政治最集中的繁华中心带,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人民一、二路因架空线路杂乱、房屋老旧等因素,改造工程提上了日程。对此,三水提出以“保留城市印记,打造特色街区”为目标,坚持更新改造和保留城市印记相结合,把该老旧小区作为三水历史文化街区示范点打造。
2020年,三水动工改造人民一、二路以南片区,翻修沿街建筑外立面,把所有架空线路进行埋地敷设,改造地下排水系统,新增设置停车位21个;2021年,人民一、二路以北片区进入改造阶段,进一步提升历史街区的基础设施配套。
人民一、二路改造是三水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三水制定了《三水区城镇老旧小区2021—2025年改造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分四批完成37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涉及改造户数15396户,改造栋数2216栋,改造面积约194.70万平方米。其中,2021年,三水继续推进完成第一批13个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再投入约2.3亿元改造7个老旧小区。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改造规划,三水对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进行改造提升,重点聚焦停车难、排水难、上楼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率先改造完善小区道路、停车位、排水管道、环境卫生、安防设施等,以此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微改造历史遗存
老城焕发新活力
城市更新,不单是对老旧房子修补,还包括对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微更新。让昔日的辉煌重现,并让其焕发出新时代的新活力,是三水老城区更新改造的核心思路。
从明朝初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地处三江汇流之畔的河口一直是三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其水陆交通的发达,成为西北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转运中心,一度拥有“小广州”的美誉。
三水区、西南街道借老旧小区改造契机,全面升级河口片区,让河口老城重新焕发生命力。作为老城的重点文化标识,百年火车站率先迎来新生。2020年,西南街道投入1000万元,对百年铁路和百年火车站进行微改造与修缮,如今已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与此同时,三水把河口市场片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中,进行道路、管道等基础设施改造,与百年火车站连片打造成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的粤菜美食集聚区,争取年底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并试运营。
西南街道办事处主任徐仲辉介绍,西南街道还陆续谋划改造百年海关大楼、百年邮局和百年文塔,今年实施海关大楼、邮局、半江桥修缮工程等9个工程,进一步推动河口古渡小镇建设,激发河口老城的活力。
更新步伐不止于“面子”。发布会上,西南街道发布了“湾区之源、淼城当鱻”美食推广活动。活动将从今年8月持续到明年2月,依托河口粤菜美食集聚区、百年火车站等活化更新载体,开展鲜味西南美食评选活动、饮料文化节、展览+集市、特色音乐会、全民抢消费券等活动,带旺人气,激发经济活力。
在三水,城市更新在文化资源保护和挖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保留既有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导入文旅产业,通过系统运营使景区成为消费热点区域,让片区更具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