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清远佛冈首个获大湾区认证的蔬菜供应基地,为周边妇女群众提供信息、培训、技术等服务
返回

清远佛冈首个获大湾区认证的蔬菜供应基地,为周边妇女群众提供信息、培训、技术等服务

浏览次数:136 分类:产业

走进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科旺村“一村一品”蔬菜种植基地,一行行冒尖的豌豆苗,一排排嫩绿的青瓜整齐排列在农田里,村民们正喜笑颜开地在田间一边浇水、施肥,一边来回查看蔬菜的长势。看着即将成熟上市的蔬菜,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佛冈积极统筹资金2561万元,打造27个“一村一品”项目,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其中,在石角镇科旺村的佛冈县惠文优质种养专业合作社(以下称“惠文合作社”),按照省级“一村一品”项目要求,走出了一条“发展蔬菜种植,振兴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对农业产业“赛道”有信心

“最初决定在小梅村种植蔬菜,主要是为了解决养鸽场的鸽粪问题,当时和小梅村生产队提出了需求,结果一下子就租到了200多亩的土地。”惠文合作社负责人邓惠文表示。据悉,在种植蔬菜之前,邓惠文是白鸽养殖户。

随着蔬菜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小梅村基地获得了县农业农村局的扶持,申请了现代农业大棚种植项目的专项资金。邓惠文当时将开修理厂多年的积蓄也投入现代农业产业中,积极谋求蔬菜产业的壮大与发展。

2021年,邓惠文的蔬菜基地被认证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成为佛冈首个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认证的蔬菜供应基地。

邓惠文介绍,同一时期还有高岗镇百香果以及石角龙南的草莓、桑葚等产业,但经过近10年的筛选和沉淀,仅有惠文合作社这样的农业产业存活了下来。

“做农业产业最重要的是心态问题,要对自己选择的赛道有信心。因为农业产业本来就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的行业,只有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推进,才能累积越来越多的客户,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邓惠文表示。

作为村内的致富能手,邓惠文开始带领小梅村村民提高生产效率,发展高效农业产业。为了发挥村民的余力,让村民们做到家庭工作两不误,邓惠文萌发了发起周边农村妇女一起成立合作社种绿色食品的想法。

于是在2014年9月,邓惠文发动周边的农村妇女一起成立惠文合作社。该合作社以梁惠文、黄观喜夫妇为主导,开始了种植养殖业之路。根据不同季节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种植各种蔬菜、水果,初步形成了“基地+农户”的联动模式,既解决了当地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又有效促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目前,惠文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总面积达600多亩,其中大棚种植蔬菜、芦笋约70亩,另有白鸽存栏量8000多对、鸡1000多只。并充分利用鸽子粪和鸡粪通过生物菌发酵,用作基地的农产品肥料,做到既省钱又绿色环保。

辐射带动村民创业就业

“一直以来,我们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路子,提升工作效能,提高产品质量。”邓惠文表示,目前,蔬菜种植基地主要有豌豆苗、青瓜两个品种,种植面积约300亩。

邓惠文介绍,惠文蔬菜基地瞄准市场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无公害蔬菜、规模农业等趋势,从广州、佛山等地以及省菜科所引进种植价值高的树茄、辣椒、马铃薯、叶菜、南瓜、香瓜、青枣、无花果等无公害蔬果,同时,约有40亩大棚种植番茄、花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做到品种多样化、特色化。

为了实现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惠文合作社建设100亩大棚设施,购置了一批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机、先进机械化农耕设备和农残检测设备,将基地打造成节水、节肥、可循环的农产品现代化生产基地。2019年,惠文合作社科旺村基地申请了全县“一村一品”项目,投入100余万元开展水肥一体化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

记者了解到,惠文合作社采用合作社的方式运营,通过现代化栽培管理技术和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使蔬菜种植走向规模化发展。同时,惠文合作社还积极打通市场渠道、利用基地以点带面的功能,使当地蔬菜种植业也逐渐走向规模化。

随着惠文合作社的不断壮大,在佛冈县妇联和石角镇妇联的协助下,惠文合作社邀请农科专家多次举办蔬菜种植培训班,对周边300多人次农村妇女进行培训,为周边妇女群众提供信息、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服务,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提高妇女在蔬菜种植领域的就业创业能力。

“今年打算注册一个‘惠文优品’品牌,推动惠文合作社更好地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推介产品,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邓惠文表示。眼下,该基地的蔬菜即将成熟上市,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安全、放心的绿色蔬菜。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