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新闻 / 十年间,江门市场主体总量从20万户增加到近68万户
返回

十年间,江门市场主体总量从20万户增加到近68万户

浏览次数:182 分类:江门新闻

十年改革潮涌,十年沧桑巨变。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经济就能生机盎然。十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落地生根,江门市场主体总量拔节生长。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市场主体的活跃与成长,就是江门近年来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最有力的注脚。2012年,江门拥有市场主体20万户,而截至2022年8月,江门市场主体总量已达67.9万户。十年间,市场主体总量翻了3倍多。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打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

2018年9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江门市为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试点城市之一。2019年,江门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承担全国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试点改革任务,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创新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微信办照、智能审批,还借助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微信端自主开发了“江门市商事主体登记审批全程电子化智能化系统”。

为打通商事登记“自助办”最后一公里,江门市市场监管局深化政银合作,联合建设银行开发全国首台全流程智能办照、自助打印的STM智慧柜员机,并于2019年7月26日全国首发上线。2020年,江门全国首创的营业执照全自动换发系统上线,申请人通过STM智慧柜员机即可打印新执照,全流程用时不超过5分钟,真正实现“24小时全天候、零人工参与、不见面换照、立等可取、即批即领”。

在完成试点改革基础上,江门市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对275项由省级以下政府部门实施且不涉及调整适用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有关规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分类改革,明确各种改革方式的标准和要求,其中在市县层级143项事项清单中,取消审批3项、改告知承诺15项、优化审批服务125项。

严守安全“底线”

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

食品安全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民心工程。近年来,江门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稳步推进食品、药品抽检、食用农产品快检等民生实事。

今年,江门提前全面完成270家农贸市场和11家圩日市场升级改造任务,是全省最早完成改造任务的地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成果受到省督导组充分肯定,并被安排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完成对各县(市、区)2021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鹤山市、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获评A级;1084家学校食堂加入“邑食安”阳光餐饮监管平台,“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改造率达100%。

完善质量监管机制

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通过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水平,江门市形成了贯通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这一质量追溯闭环监管的改革实践,为健全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格局和社会共治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江门样本”。

近年来,江门市全面落实质量强国、强省战略部署,通过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扎实推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使质量监管环境、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发展状况、质量文化氛围持续优化。

江门还积极探索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平台,试点建设水暖卫浴和摩托车及其配件产业集群2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助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同时,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开展江深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比对,先后完成15类30个江门食用农产品标准修订,15家企业被授予试点单位;1家企业4个农产品取得《供深食品证书》,成为“圳品”;129项标准通过标准化战略资助的技术初审,数量创历史新高,3项企业标准成为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

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让“无形资产”创造“有形财富”

近年来,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实施“科技引领”工程的重要内容,推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为着力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江门修订出台《江门市知识产权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共发放扶持专项资金约2400万元;成功举办全国首个地级市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发现、筛选出一批专利价值优势明显的创新项目,以点带面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全国首宗超5亿元地理标志质押融资项目落地签约,并成功入选2021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十大事件。

执法力度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依法受到平等保护,市场愈发公平,企业运行“航道”平稳,江门的知识产权保护事业正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