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加大投入力度 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
浏览次数:369 分类:汕头新闻
为全力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汕头市在基础设施投入、疾控队伍建设、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和改革力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记者获悉,汕头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建设预计于2022年完工,将补齐汕头市公共卫生防治体系中缺乏传染病医院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短板。
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在汕头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及办公室统筹下,部门、区域、城乡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完善。通过线上学习、实操培训、强化监督指导等方式,汕头市不断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技能水平,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丰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手段,提升专业人员对新冠病毒标本的采集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等能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培训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从事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检测等工作的人员。目前,汕头市已组建9支市属紧急医学救援队伍、10支区县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以及1支省级突发急性传染病卫生应急队伍、7支区县级突发急性传染病卫生应急队伍。汕头市中心医院、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组建了2支规范化的市属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伍。疾控队伍建设也取得成效,2020年和2021年,汕头市疾控中心利用汕头市引进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利契机,引进17名硕士研究生。目前,汕头市疾控中心在编在岗104人,其中,硕士25人、本科47人。
重大疫情救治网络加强
汕头市加强救治网络建设,建设协同高效的三级重大疫情救治网络,明确不同级别救治医院建设的职责分工和重点。制定不同条件下的救治响应机制和定点救治医院启用机制,在全市按照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总床位数的10%准备救治床位,按照不少于救治床位的10%准备重症监护床位。定点收治医院制定清空方案,发生聚集性疫情时,收治医院可根据需要,在48小时之内清空医院或院区,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在广东省统一部署下,汕头市已按时完成16个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和43个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并配置必要的诊疗、抢救设备和医疗救护装备。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汕头市制定政策,要求在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建立符合生物安全二级以上标准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截至2021年6月,汕头市已有27家医疗卫生机构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其中包括17家二级以上医院、8家疾控机构、1家海关口岸门诊部、1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全市单日最大核酸检测量可达7.7万单管,基本能满足一般聚集性疫情应急检测的需要。2021年7月,汕头市在濠江区选址建设核酸检测基地,基地按单日最大检测能力10万单管的规模进行规划设计。目前,基地已进入实验室装修阶段。
为加强各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提升实验室对病毒性传染病、病媒生物等的检测能力,汕头市疾控中心配置移动生物安全二级防护水平实验室、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方舱实验室。目前已具备第三代全基因组测序和高通量核酸检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