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粤菜师傅”把“乡土味”端上“大餐桌”
浏览次数:347 分类:乡村振兴
家住河源江东新区城东街道和平村的蔡成龙,2000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参加了“粤菜师傅”培训,如今他已成为河源深河“粤菜师傅”一条街县区特色美食馆的后厨帮工,每月收入近5000元。
“粤菜师傅”是广东省促就业、保民生的三项工程之一,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随着“粤菜师傅”工程在河源市持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入行餐饮业,实现了就业、创业;河源的乡村土特产也从田间走向餐桌,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学烹饪就业创业稳收入生活幸福
近日,在河源市连平县返乡青年“粤菜师傅”培训班上,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烹饪专业教师黄勇强为30多名由外出返乡青年、退役军人、大学生组成的学员授课,授课内容不仅包括客家菜制作,还有餐饮行业就业创业、产业创新等内容。据了解,河源市积极构建“粤菜师傅+乡村振兴”体系,各级人社部门联合职业院校,组织市、县、镇餐饮行业培训机构等师资力量,以“送教下乡”“入户培训”等形式,对有参加技能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让他们习得一技之长,并鼓励他们从事餐饮行业,实现稳定就业。
通过“粤菜师傅”培训入行餐饮业的蔡成龙,虽然现在只是后厨帮工,但他已做好了职业规划:通过学习继续提升厨艺,学成后开一家料理店。据河源市人社局的统计数据,自2018年12月启动“粤菜师傅”工程以来,河源市共培训“粤菜师傅”3.26万人次,推动就业、创业3.9万人,其中2022年前11个月推动就业创业4277人。
搭台推介田间品烹饪佳肴上餐桌
近期,在深圳举行的2022年“饱含深情美味河源”名特优农产品深河产销对接推广系列活动中,来自河源的农特优产品被客家菜大厨烹制成美味可口的菜肴,让各地的餐饮从业者和美食爱好者感受农特优食材从田间到餐桌的“升级”。
据悉,依托“粤菜师傅”工程,河源市已连续多年走进广州、深圳、惠州等地,举办交流活动,通过厨艺大赛、烹饪展示、农副产品展销等方式,推介河源农产品,搭台促成全国各地餐饮企业与河源市农业企业和农村合作社产销对接。
“得益于这些交流机会和展销平台,我们的黑蒜在粤港澳大湾区很受欢迎。”河源忠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温东岸正准备参加第五届深圳餐饮博览会。该公司的黑蒜正源源不断地供应到河源及广州、深圳、惠州等地的餐饮企业及农贸市场。
“忠信黑蒜汤”“鸡汤菜干煲”“人参猪肚鸡”……河源“粤菜师傅”菜品研发中心定期组织名厨,以河源本地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研发出一道道新菜品,让河源的土特产“变着法儿”现身美食圈,助推河源“乡土味”食材变身美食圈的“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