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 深圳交出亮丽成绩单
返回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 深圳交出亮丽成绩单

浏览次数:1294 分类:新闻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20年1月1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深圳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由22家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参与完成的20个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取得历年最好的成绩。深圳自2010年以来,已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国家科技奖项达到135项。这次深圳获奖项目覆盖三大奖种,全面开花,质量高,凸显深圳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获奖项目覆盖三大奖种

昨日从深圳科创委了解到,这次深圳获奖项目覆盖三大奖种,全面开花,质量高,凸显深圳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此次获奖项目覆盖了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种,分别是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5项、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包括1个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3个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获奖数创出了历史新高。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是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参与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另外,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项目面向半导体照明产业化亟须突破的光效低、寿命短、无标准三大核心瓶颈,通过基础研究、技术突破、规模应用和产业推动,形成自主可控的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成套技术,成果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和核心器件国产化,成果应用于多项国家重大工程,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实现了我国照明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照明产品的更新换代,支撑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照明、消费和出口国。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和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组针对高层混合结构发展的甁颈问题,研发系列新型高层混合结构体系,创建相应的结构分析理论,开发高效装配化施工技术,成果在30多个国家的300余项工程中采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参与完成的“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新粒子生成与二次气溶胶增长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研究团队历经20多年探索,以“大气成核-初始增长-持续增长-区域PM2.5污染和霾”为主线,揭示了我国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独特的新粒子生成和增长机制,阐明和量化了污染演变过程中二次转化途径及其贡献,提出了污染地区大气核化致霾的新机制,开辟了污染地区大气化学研究的新方向,丰富了大气环境化学理论,为PM2.5污染防控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

据深圳科创委介绍,此次获奖项目覆盖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土木建筑、生物医药和资源环境等五个高新技术领域,其中电子信息领域占了6个,占总获奖数比重达到30%。这证明电子信息行业在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代表了国内领先水平。

另外,此次深圳的获奖名单中,企业获奖达15项之多,占深圳市获奖总数的75%,这也说明了深圳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突出,协同创新成果丰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连续13年获得国家科技奖,本年度有3个项目获奖,独领深企风骚。

获奖名单既有华为、中兴通讯、大族激光、深南电路、中建钢构、洲明科技等知名企业,也有北科生物、兆威机电、群达模具、金洲精工、悉地国际设计等业内有名的细分行业生力军,彰显勃勃生机。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