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脱贫攻坚】潮州市潮安区:茶山飘香 碧水引客 小康路就在山水间
返回

【脱贫攻坚】潮州市潮安区:茶山飘香 碧水引客 小康路就在山水间

浏览次数:1144 分类:新闻

  四五月份,潮州市潮安区连片的青翠茶山正值忙碌的采茶季。“鸭屎香”“蜜兰香”“乌叶”……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推动下,潮安区不仅大力发展了凤凰单枞茶这一农业主产业,还因地制宜地拉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打造多个网红旅游“打卡”地。

  2019年,该区接待海内外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9.8%和20.3%,筹集扶贫开发资金累计2.12亿元,10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项目基本完成,758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条件,1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

潮安区凤凰镇的茶农在茶山采茶。(摄影:王漫琪 蚁璐雅)

  密码1:

  打造网红“白鹭湖”,“亲水经济”释活力

  要问近年来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哪里的变化最大、最受瞩目,村口这个105亩的“大鱼塘”当仁不让:几年间,昔日老鱼塘摇身一变,成为荷花摇曳、鹭影蹁跹的网红景点“白鹭湖”,吸引了许多潮汕地区乃至邻省的游客前来打卡。

  狮峰村党支部书记李统伟告诉记者,近年狮峰村投入67万元,将村里的老鱼塘回填打造成“白鹭湖”,通过举办莲花文化旅游节等亮点活动,发动村民翻修旧房、危房,开发了一批特色民宿,并与旅游公司合作多方位、立体化宣传狮峰村旅游文化,大力发展乡村观光旅游。由此,不仅解决了不少农户的就业问题,更使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大大增加。“每年由白鹭湖生产的莲子在湖边就能销售一空,晚来的游客还抢不到呢!”李统伟自豪地说。

  此外,村里的渔业养殖产业也快速发展。作为该村水产养殖大户——归湖伟兴淡水养殖有限公司的前任执行董事,李统伟如何凭借自己熟悉的优势产业,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他与村干部想出了一条“养鱼大计”——结合“万亩淡水养殖示范区”建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大力发展渔业养殖产业,打造产销对接新模式。

  目前,这个近1500亩的养殖基地由90后“塘主”李绪渤接管。四年多来,基地为全镇养殖户、贫困户提供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扶贫辐射范围覆盖全镇291户贫困户,还被评为全省扶贫龙头企业。“有了稳定的收入,也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村里不少贫困户表示。

  狮峰村日子越过越红火,近年获评潮州市新农村建设和党建示范村、“最美村庄”,也荣膺广东省首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去年,莲花文化旅游节期间,逾30万人次游客来到狮峰村一睹秀美风光。2019年,该村集体收入达36.8万元,比2018年的3.6万元增长逾9倍。

  致富故事——

  产业扶贫授人以渔

  贫困户成“塘主” 年年有余

李亮喜与他承包的鱼塘。(摄影:丁玲)

  近日,记者来到贫困户李亮喜的新家时,他刚从村里的归湖伟兴淡水养殖有限公司工作回来。忙碌于“养鱼大计”,如今的他活得充实而有奔头。

  李亮喜是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80多岁的父母需要赡养,大儿子在广州上大学,小儿子在家附近读初中。多年来,一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只能住在已相当破旧的老房子里,靠李亮喜夫妇务农维持生计。如何让老人、小孩搬进干净宽敞的新房,让一家人脱贫奔小康,成为摆在李亮喜面前的大难题。

  转变发生在2016年。来自中山市小榄镇的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狮峰村,了解到李亮喜一家的情况后,帮助其改造危房建起新房。一家六口如愿搬进了明亮的新家,李亮喜心上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下了。

  贫困户脱贫更要靠“造血”。在对口帮扶机制的支撑下,狮峰村大力实施资产投资收益、产业扶贫(“公司+贫困户”)、小额信贷和以奖代补四大脱贫增收项目,取得明显实效。得益于这些,李亮喜一家走向脱贫奔小康的生活。除分红之外,产业扶贫项目渔业养殖成为李亮喜稳步增收致富的“好生路”。

  “2016年开始到伟兴(公司)上班,主要负责养鱼和投料,每天工作7小时,每月就能拿到2800元的固定工资。”说起渔业养殖工作,李亮喜难掩欣喜之情。他告诉记者,2020年自己还承包了十多亩鱼塘。“现在公司有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养殖技术培训,鱼生病了会告诉我用什么药,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道听途说了。鱼养好之后卖给公司,不用为销路发愁。”李亮喜说,如今,他的年收入达8万元左右,“日子越过越好!”

  密码2:

  修通两条“致富路”,“茶旅之村”树品牌

  “中国乌龙茶之乡”潮安区凤凰镇的高山密林中,有一个403人的村庄,因山泉涓涓而得名“叫水坑村”。长期以来,该村因地势偏僻、交通不便致经济贫困。直至近年,两条“致富路”的修建打通了该村发展命脉,使其一举实现了从省定贫困村到乡村旅游网红村的华丽“逆袭”。

  第一条致富路,是村里的机耕路。以往村里进茶园的路是狭小土路,连摩托车都开不上去。近年来,帮扶单位筹集资金130万多元,修建了九条总长4070米、通往茶园的机耕路,方便了田间管养,使茶叶质量大大提高。

  第二条致富路,则是进村主干道。这条蜿蜒而上的山路从3.5米拓宽至6米多,是潮州市首条“四好农村路”,既为茶农打造了一条更为畅顺的“销路”,也为周边游客打开了一座山环水绕的茶旅小村。

  “现在村里一到节假日就塞车,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据叫水坑村党支部书记林泽程介绍,近年来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叫水坑村茶叶质量高、销路好,同时与旅游公司合作打造旅游特色村,打响了特色茶旅品牌。

  叫水坑村的茶旅品牌,是潮安区打造“一村一品”的缩影。近年来,该区利用特色农业和田园风光,打造风情文旅特色镇村,不仅推出凤凰单枞茶、金石花卉、东凤芡实等特色产品,更带火了东凤芡实文化旅游节、文祠杨梅文化旅游节、“中国美丽茶园”凤西大庵古茶树茶园等一众文旅品牌,省级风情旅游小镇、省级文旅特色村更是层出不穷,不断解锁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相融合的“发展密码”。

  头雁日记 ——

  越到决战决胜时越需啃下硬骨头

  讲述人:潮安叫水坑村驻村第一书记蔡庆辉

  记录时间:6月1日

蔡庆辉(左)与村干部、村民在新建楼房前合影。(摄影:王漫琪 蚁璐雅)

  我原本在潮州市政府办公室综合科担任科长,当初选择驻村扶贫时曾让一些人不解。“为何要到偏远山区驻村呢?”不少人这样问我。我认为,自己在镇、县、市三级都干过,唯独没有在村级单位工作的经验;今年又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许多难啃的“骨头”要有人来啃。怀着只要用心用情一定能把工作干好、不问前程但求经历的想法,2019年初,我来到了叫水坑村。

  果不其然,村里工作非常细碎,难啃的“骨头”也很多。记得村里文化服务中心刚筹建时,因集体用地不足,为了动员村民们让出土地,我们扶贫干部和村干部“跑脚皮、磨嘴皮”,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后来,包括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林泽程在内的两个党员带头让出自己的茶田,合11户村民之力,2019年8月终于顺利建成文化服务中心。现在,中心又正筹划文化馆、茶艺馆等项目的落地。

  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为村里修了机耕路,大大改善了茶园种养环境,为叫水坑村茶叶的提质增量打下了基础。以前,村民运送生产资料设备去茶园仅能靠肩挑腿走,摩托车上山几乎无路可行,种茶工作效率特别低。总长4070米、宽1.35米、全部铺上水泥的机耕路,大大方便村民劳动耕作,真正让农户实现了增产增收。

  到目前为止,叫水坑村还完成了多个新农村建设项目,包括主村道及村口改造提升工程、饮水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景观平台、旅游服务部等等,碧桂路栈道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作为扶贫干部,我经过深入调查了解,感觉村子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四缺”——缺资金、缺土地、缺人才、缺技术。围绕这些难点、痛点,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通过与潮州市天池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科技项目合作、共建茶叶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增收;与潮州市玉瑶山庄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合作,在村建设茶叶加工厂,发展茶叶深加工;同时,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创建单枞茶产业发展平台。另外,村容村貌大大改善后,我们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使茶叶产业和乡村旅游互相促进,实现由“外力输血”向“自身造血”的转变,让产业真正兴村富民。

  虽然扶贫工作琐碎又艰苦,但扶贫成果让我们感到欣慰。比如说,叫水坑村开始吸引人员回流了,之前村里常住人口只有一半,现在已经提高至2/3。村子想要真正焕发生机,人是其中核心。

  目前,叫水坑村相对贫困户16户44人已全部脱贫。据初步统计,2019年,全村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2980元,均超过省定收入目标;村集体收入由2016年的1.47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14多万元,实现贫困村退出目标。

  作者单位:羊城晚报社

  来源:“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