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工人日报】广东致力于打好“文明牌”,为百姓推开“文明之窗”
返回

【工人日报】广东致力于打好“文明牌”,为百姓推开“文明之窗”

浏览次数:1194 分类:新闻

  “感君爱恋,夫妻恩情重永相连……”在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一出折子戏正在上演。广福台上,演员舞姿灵动,曲韵悠扬。琼花堂前,观众隔水听音,细品“南国红豆”的精髓魅力。

  广州市民家门口就能看大戏;深圳茅洲河华丽蝶变,变身皮划艇训练地;佛山水藤村村民有了专属活动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些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背后是广东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得益彰。

  近年来,广东致力于打好“文明牌”,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精神文明创建,实现了生活环境的绿色蝶变,更为百姓推开了“文明之窗”。

  “活起来”的永庆坊

  骑楼古巷旧时光,景致人文新模样。永庆坊,不仅是广州核心历史风情街区,还产生了第一批产业工人……

  走在永庆坊的麻石小道上,可以看到具有浓郁西关风情元素的老建筑旁,是文创产品、咖啡厅等特色主题店。在这里,牙雕、粤剧等传统文化与新兴的网红文化相映成趣;西关风味与现代时髦交织碰撞。

  旧城微改造,抹去了永庆坊昔日衰败的旧影,西关百年骑楼古巷“活起来”了,成为广州新晋的网红打卡景点。

  不同于老城发展“推倒重建”,永庆坊主要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永庆坊的改造保留了街巷原有空间和尺度,保持建筑的外轮廓不变,对立面更新、结构加固、提升公共空间、规范城市家具等,形成‘三横五纵’的传统街区格局。”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部长李黎介绍,全长1.2公里的骑楼街参照上世纪30年代的风貌进行修复,外立面漆上浅灰、浅黄色调,将部分骑楼的廊柱重新展示出来;部分危房的青砖收集起来,重新一砖一瓦堆砌上;那些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趟栊门,重新刷上了油漆,牌楼上的雕花彩塑也重新上了色……

  永庆坊还引入休闲轻餐饮、时尚精品、非遗体验、匠人工作室等,以历史人文融合都市生活,以产业重构的方式导入创新产业,吸引年轻人停留、消费,为骑楼古巷注入年轻的生命力,让沉寂的历史街区真正“活起来”。

  走进骑楼古巷深处,映入眼帘的是岭南园林风格的仿古建筑群——粤剧艺术博物馆。每周六上午,园林中心的广福台上都有粤剧粤曲展演,市民们在琼花堂前隔水听音。

  “永庆坊在改造过程中对本土文化内涵进行充分挖掘,而博物馆则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平台,通过陈列展览、舞台演出、文化交流、教育服务等方式,向公众展示粤剧艺术的精髓和魅力。”粤剧博物馆馆长马楠说。

  蝶变后的茅洲河

  一碧如洗的茅洲河上,身穿红色救生衣、荧光训练服的皮划艇健儿,训练正欢。

  茅洲河,是深圳第一大河,被称为“母亲河”。过去,这里曾是船舶穿行、鱼虾成群。然而,随着区域经济、产业、人口爆发式增长,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茅洲河一度成为广东省水质最差的一条河,是“深圳脸上的一道疤”。

  “掩鼻而过、背水而居、闭窗而眠”,是居住在河两岸居民的切身体验。

  那么,昔日“黑臭水沟”是如何蜕变成打卡“野餐胜地”的呢?

  记者了解到,为全面治理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深圳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茅洲河建立了五级河长组织体系,共设置242名河长。创新推行“地方政府+大企业”的组织实施模式,流域内所有项目引进一个大企业作为实施主体,开展“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有效弥补过去干支流不同步、分段治理、碎片化施工的不足。

  “茅洲河是广东水污染治理的主战场,宝安是茅洲河主战场的攻坚阵地。”深圳市宝安区委书记、宝安区总河长、茅洲河(宝安段)区级河长姚任介绍,茅洲河(宝安段)开展“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共清除排污口1419个,清淤328万立方米,拆除违建17.6万平方米,打通巡河路97公里。此外,宝安区还实施全域范围完整意义的雨污分流。2016年以来,茅洲河宝安片区投入154亿元开展小区立管、庭院管及市政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同时,还新建污水处理厂(站)3座,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在开展“溯源纳污”行动中,该区整治茅洲河片区的暗渠、暗涵49公里,消除截污总口41个,暗涵重新成为清水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治水过程中,不少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巡河护河。宝安区有一支成立于2019年的护卫队,由100多名退休老人自发组成。这些银发队员每天巡逻河岸,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河长。

  治水4年来,茅洲河涅槃重生,如今白鹭翔集,龙舟竞渡,旧貌换新颜。2019年11月起,茅洲河水质达地表水Ⅴ类,全流域所有黑臭水体全部消除。

  “敦睦他者”的水藤村

  6月13日,在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水藤村秦氏咏春拳馆,10多位小学员正在训练,时而双拳紧握,身子半蹲,时而五指并拢,跨步向前……

  水藤村位于乐从镇西南面,辖区内有北围工业区、水藤工业区、水藤木业材料市场、龙威家具材料城、东鸣国际家具城等。该村户籍人口9720人,外来流动人口3万多人。

  学咏春、唱粤剧、做顺德美食、画国画……在水藤村里,有一个深受村民喜爱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站免费向居民开放各类活动,成为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同本土社区交流、融合的平台。

  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是水藤村实践站集党团培训、文化传承、社区教育、志愿服务、体育健身于一体的党建文化综合阵地。该中心设有党群会心社等多个功能室,包括藤溪书画社、藤溪曲艺社、水藤村龙舟协会总会、乐从镇黎时煖老人大学水藤分校、广东狮子会乐家服务队、乐从镇睿航社会工作服务和研究中心等优秀的社会组织,还孵化出耆乐丝网花协会。这些协会组织逐步发展壮大,活动精彩纷呈,不断满足村民多样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