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新闻 / 佛山南海:计划到2024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22%
返回

佛山南海:计划到2024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22%

浏览次数:332 分类:佛山新闻

《佛山市南海区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4)》(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出台。这是继2021年广东省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后,佛山市内的首个落地指南,列入了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主要改革任务中。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公民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1992年起,我国多次开展公民科学素质调查。2020年,全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56%,上海和北京的比例分别为24.30%和24.07%,处于全国领头雁位置。广东省的比例为12.79%,其中深圳21.1%、广州17.4%、佛山12.8%。

根据方案,南海区自我加压,提出了明确的科学素质提升目标,计划到2024年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22%。

这种魄力得益于科普工作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南海区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搭建了“部门—企业—媒体—学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科普大平台,领全市之先布局科普政策,撬动多元主体参与,探索出极具特色的南海经验。

接下来,南海区将形成合力,进一步促进科普工作提质。方案提出了系统化的科学素质提升路径。包括实施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加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完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建设。

其中,在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方案提到了几类重点人群,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企业家和产业工人、青少年、老年人,并针对不同人群的工作、生活需求和面临的科学问题,制定了提升科学素质的方法。例如,把科学素质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和重要内容,引导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加强前沿科技知识、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学习;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则以科普教育、科技活动、科技竞赛为抓手。

深化科普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强化科普资源、构建服务体系,方案也就这些内容作出了部署。如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基地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快南海文化中心科学馆建设,明确到2024年,建成面积不少于2万平方米的科学场馆,累计建设科普教育基地不少于50个、科普公园不少于7个。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南海区这一举措,将从根本上实现“强身健体”,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基础支撑,进一步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