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新闻 / 佛山禅城:新技术加持,“臭水湖”变身会自净的“聪明湖”
返回

佛山禅城:新技术加持,“臭水湖”变身会自净的“聪明湖”

浏览次数:429 分类:佛山新闻

9月14日一大早,家住佛山市禅城区大雾岗森林公园附近的林阿姨带着孙女来到公园内的林影湖散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水鸟游弋,岸边鸢尾、美人蕉随风摇曳,整个湖体生机盎然。“现在水质干净多了,走在岸边,看得到水草和鱼,看得到清澈的水。”林阿姨说。

林影湖位于大雾岗森林公园南入口东侧,是公园内重要的景观湖,湖水面积约7000平方米,属于封闭型湖泊。该湖在治理前,水质富营养化情况严重,蓝藻几乎完全覆盖湖面,湖水透明度低,水质呈淡绿色,景观性较差,水底淤泥厚度达1.5米—2米。

“该湖以前是附近村民养鱼的池塘,经常有生活废水排入,天气炎热时,蓝藻污染严重,还不时散发异味。”石湾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雾岗森林公园改造建设过程中,部门将林影湖从村民手中承租过来,改造成公园内的景观湖。

为保证大雾岗公园的整体景观效果,2020年6月,石湾镇街道对该湖湖水进行了生态修复治理,对污水排放进行截流,同时进行岸线绿植提升。

 

水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雷萌介绍,林影湖水体治理主要采用低碳、生态、可持续的生物工程技术措施,在不清淤、不在湖底种植水草以及不引活水的情况下,对污染水体和淤泥进行原位生态处理,有效降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同时,重新构建复合水生生物系统,营造挺水植物、微生物、水生动物共生的生态系统,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

“林影湖项目主要采取UP活性岛反应堆系统+UP生物介质系统,使得消解污染物的优势土著菌群以指数级迅速增长,最大限度延展微生物对水体污染物的分解能力,发挥微生物治理的杠杆效应。”雷萌说,通过构建水体生态链的方式,强化水体自净能力来进行河湖治理,这跟传统用药剂和种植水草的方法有本质不同,可以保持持续长久的水体自净循环方式。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理,林影湖氮磷含量明显下降,水体蓝藻基本消除,水质逐步净化为IV类乃至Ⅲ类水质标准,水体自净能力显著增强,可见多种鱼类、昆虫类、鸟类活动,恢复湖体自然本色。

林影湖治理项目的成功,也吸引了深圳、珠海、广州、中山等地政府的治理团队前来取经。石湾镇街道综合执法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将这一技术模式复制推广到其他黑臭水体治理。

近年来,石湾镇街道始终秉承做精做细做优的治水理念,优化河湖管理机制,以点入手,强化黑点整治,抓点促线,开展河涌系统治理,以线带面,形成区街、多部门合力,探索出一条中心城区核心街区的水环境治理路径。

一方面,启动河涌卫生死角清理工程,聘请第三方单位对街道20条河涌、2条水道及3个湖泊沿线的乱堆乱放、垃圾偷倒等现象进行整治。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管网改造建设,2021年投资约3591万元,改造建设管网15公里,目前已超额完成。通过“一格一策”网格排查,定期进行管网清疏,保障管网畅通。

得益于良好的水环境治理,今年8月,佛山市2021年第二季度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检查获奖名单出炉,石湾镇街道以86.89分的成绩位列全市第二、全区第一。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