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金融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
浏览次数:804 分类:产经
5月31日,由《中国经营报》社、广州市金融工作局联合主办的“振兴实业,金融再出发——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金融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来自监管层、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多方面的多位人士共同探讨在新时代下,金融如何助力实体企业发展壮大。
金融业开启新征程
改革开放至今已四十载,中国经济从农村到城市、从实业到金融各个领域都获得了长足发展。随着多层次资本体系的完善和新金融产业的发展壮大,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金融业有了新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金融业站在继续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
“当前,国内一系列深化金融机构体系、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措施正在逐步落地。”金碚分析,金融开放的步伐也在加紧,诸如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等。
作为改革开放的起点地区,广州的金融业增加值在过去5年里增长了106%。2017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999亿元,占全市GDP的9.3%,成为全市第五大支柱产业。全市金融业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金融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在第2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CFCI)中,广州排名全球第28位,被列为成熟性国际金融中心。
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杰认为,今年要控制好两个政策:第一,货币政策。中国已经由过去宽松性货币政策转向了货币政策中性稳健,而从宽松性货币政策转向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结果必然是出现钱荒,资金紧张。第二,宏观审慎政策。中国过去顺周期发展了40年,这40年在不断扩张,不断加杠杆。未来3年我们需要顺周期降杠杆;此外,顺周期降杠杆要防止市场得传染病,某一领域的风险一旦传染就会引爆金融风险,比如房地产市场,突然出现的房地产暴跌如果传给实体经济,那就会引发危机,引爆金融危机。
与产业实现双赢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广州南粤基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涛表示。
关于金融应如何切实服务实体企业的问题,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晓波指出,要真正构建基于产业的投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要从供给侧改革出发,以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成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主要出发点,优先进入与国家战略、人民生活具有强相关性的行业。
平安信托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曹宁莉曹宁莉认为,就信托业而言,要立足自身多市场、跨领域、财产独立性、风险隔离等的独特制度优势。一方面,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积极创新,采用债权融资、股权投资、投贷联动、产业基金、资产证券化等特色化、专业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围绕 “三去一降一补”战略,根据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做好“加减”法,降低企业杠杆率,培育新动能,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同时,信托业也要积极参与到 “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等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
构建“科技+金融”新优势
“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根本,实现风险控制,并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社交网络、机器学习、语义分析、云技术等前沿领域促进行业发展。”合众e贷首席运营官何伟君表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信息处理能力。以前只能通过简单的二维数据,都是一些标准的数据。但现在有更多非标准化可利用,比如说人脸识别、语义分析等,可以做到360度的分析,再做风险定价。二是效率。只有通过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才可快速地实现放款和处理的效率。
民贷天下CEO李海青则表示:“无论是实现点到面的转化,提高机构服务效率,还是解决大量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业务,都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
李海青进一步解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不仅可以解决机构获客问题,还能快速地通过互联网撮合借款人和融资人。此外,风控方面,结合智能风控体系和第三方征信,网贷平台能自动审批大量的融资项目,这是人工无法实现的。
上一篇: 3C消费分期迎来大洗牌 “有场景没盈利”转型迫在眉睫
下一篇: 广东“绿色企业”创建试点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