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物古迹活化利用优秀案例“云发布”
浏览次数:1150 分类:财经
广东经济网报道 18日上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联合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共同推出的“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线上发布会在广州东山简园举行,并由南方+客户端独家直播。
每年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为契合今年的主题,与公众分享广东文化遗产之美,“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向全社会发出邀请,征集候选典型案例。
记者看到,本次发布会采取特别的“云发布”形式,以简园为案例,由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秘书长崔俊带领观众深度走访简园内景,展示简园修缮、维护和活化利用情况。崔俊介绍,这座优雅的独立洋房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与临近的春园和逵园同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本身即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代表。
此外,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会长曹劲在发布会上向观众展示了多处被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推介为“全国优秀文物保护工程”的案例。以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红色交通站旧址修缮与利用项目为例,这一旧址位于汕头市历史文化街区——小公园开埠区内,是当年中央交通局在汕头建立的直属交通站旧址,担负了秘密护送重要领导人前往中央苏区、运输均需、军用资料等重任。修缮团队坚持从文物的原真性出发,以最小干预为手段,恢复建筑的原有格局、恢复原有形态,有效保证其核心价值的延续。
“‘共享’不仅指信息的分享,也意味着要把遗址保护好,融入当下社会,焕发新功能。”曹劲说,修缮后的交通站旧址已于去年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其中海平路97号还原了当年的部分场景,99至101号则作为相关内容的陈列馆使用。
据悉,本次活动以广东省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项目为对象,推介标准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注重对文物古迹原有历史文化信息的延续和传承,以彰显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主旨。活化利用应在契合原有文物空间、延续文物价值和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其适宜的当代功能,激发出新的时代活力,并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打造文化品牌。
曹劲表示,本次活动希望挖掘出在业态选择、经营模式、文物价值阐释、社会公众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亮点、有成效、具有示范意义的优秀案例予以推广,进一步提高整体水平,开拓发展思路。
活动启动之后,将由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参评项目进行遴选与评价,最终于7月中旬产生获选典型案例,并通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众服务网和社会媒体、网站进行公示,让社会公众都能了解典型案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