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院士为汕头数字经济发展贡献“金点子”
浏览次数:655 分类:创新
7月7日晚,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灯火通明、高朋满座,一场轻松愉快、畅所欲言的“潮汕夜话”活动在这里开启。在博览馆里,来自数字经济领域的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围绕“数字经济”这一话题出谋划策,不时擦出智慧的火花。
“汕头作为经济特区,要用好特区立法权,确保数字经济在正确轨道上规范运行。”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郑业鹭认为,有些数据不仅不相通,而且统计出来的口径还不一样,给数字经济的发展造成一些障碍。因此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建立数字经济运行规则,解决数字经济确权、交易、数据安全等问题。从数字社会治理的角度看,郑业鹭建议要通过数字经济提高老百姓的幸福度,让大家“少跑腿”。“在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数字经济可以广泛应用,通过数字发展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水平。”郑业鹭还认为,数字经济不可能凭空发展,必须有交流、有合作,汕头可以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入RCEP等机遇,推动汕头融入国际化发展。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基础设施作为基础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建议,汕头可以结合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进一步布局基础设施,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数字经济和风电产业协同发展。此外,她认为汕头还应该大力发展数字产业集群,利用国际海缆登陆站、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等优势,形成区域内特别是面向东南亚地区的辐射带动。“像数字贸易、跨境电商、跨境物流、远程医疗、跨境金融等产业,都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带动整个汕头传统产业的发展。”在王志勤看来,传统的纺织服务、印刷、包装等产业,都可以通过对工业互联网的利用,实现在设计、制造等全流程中的提质增效。“最后还要加强人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探索建立数字经济人才专项基金。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本地人才培养,依托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本土高校推进产学研用合作。”
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王蕴辉以“汕头玩具产业”为例提出建议。他认为,汕头的玩具在广东、在全国甚至在国际上都非常有名,但是当前玩具生产的模式依旧比较传统。如何通过产业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特别是在设计能力和知识产权方面做到在行业内立足、在国际上保持领先?他认为,一方面要从存量上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要从增量上做文章。“可以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打造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通‘数据烟囱’使数据融通,真正通过数据创造价值。另外,汕头还可以依托特色产业、特色文化,把特色服装、玩具等传统产品通过数字的方式传递到全国甚至海外。”
上一篇: 阳江市第二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