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产研转化:华南理工大学工科全球排名第22位,3个学科在ESI全球排名1%
返回

产研转化:华南理工大学工科全球排名第22位,3个学科在ESI全球排名1%

浏览次数:1005 分类:教育

6月7日,全国高考第一天。像往年一样,华南理工是广东乃至全国万千考生向往的殿堂。

工科排名位居全球第22位,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1‰——一流的办学水平,是这所学校的实力和吸引力所在。

而在成果转化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发展中,华南理工凭借办学实力和鲜明的工科特色,展现出服务社会的能力。在高考的前一天,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马卫华列举了一系列数据,让她作为华工人备感自豪。

 

 

2009年以来,学校获国家专利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第一;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专利实施率等指标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华南地区首位,专利技术转让指标排名全国高校第一。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这一指标,2015年位居全球教育机构第32,全国高校第三位。

放在广东来看,华南理工的成果转化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十二五”以来,科技活动总经费超过100亿元,其中,承担企业委托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居广东高校首位。

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中,如何探索出高效的“华工模式”?6月22日,华南理工将携带62项科研成果参加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简称“科交会”),这对于科交会举办所在地的惠州来说,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带着这样的问题,南方报业科交会全媒体报道小组走进了华南理工大学。

企业找教授,教授找企业:构建天然的紧密联盟

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华工,原名华南工学院,历经院系调整和时代变迁,1988年正式命名为“华南理工大学”,但不变的始终是以工科见长的血脉。

马卫华表示,华南理工是全国最早建设的四所著名重点工科学院之一,传统的工科特色意味着学校的技术研发必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改革开放初期,从华南理工走出了一批“星期六工程师”,成为当时成果转化最早的探路者。

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老教授钟振声,30年前就曾经是一名“星期六工程师”。“当时,为了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有时候连续数日都在外地。”钟振声回忆道。

随后,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2007年,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的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张铁,带着团队到中山寻找技术转化的机会。“就像‘打游击’一样做些小项目,当时工业机器人产业还没发展起来,我们只是将核心技术运用到自动化设备上,给当地企业建立现代化生产线。”张铁告诉记者,后来慢慢打开局面并得到当地政府重视后,双方的合作开始加速,到现在产品已经出口到国外。2011年,华南理工与中山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中山建立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当地重要的公共研发平台。随后,越来越多企业纷纷上门寻求技术支持。

企业找教授,教授找企业——双方的主动出击,让华南理工与产业保持着天然的紧密联盟关系。

张铁的身后,还有无数这样的故事。

近年来,华南理工累计派出企业科技特派员1300多人次进驻广东700多家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同时,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共建了120多个校企研发机构、66个产学研结合基地、42个产学研创新联盟;与广东21个地市的100多个专业镇实现“一对一”的紧密对接。

“十二五”以来,学校累计承担企业委托课题近10000项,项目总经费近35亿元,为企业解决了上万个技术难题,一大批科技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创造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对接模式,华南理工不仅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应用,而且以专业化的人才和技术,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300万元股权奖励:讲述教授“致富”的故事

随着珠三角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进一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打消教授们的创新创业顾虑,营造更加鼓励产学研协作的环境,摆在学校管理者的面前。

马卫华告诉记者,学校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开启管理机制的创新,消除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为教授们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不仅有鲜明的态度,华南理工也拿出实际的政策行动,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动力。

2014年,华南理工在全国高校率先出台《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随后的2015年,又制定《华南理工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份被称为“华工十条”的文件进一步提高奖励比例,将科技成果转化所得收益70%—95%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团队,并将重大横向项目作为职称晋级的破格条件,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让学校的科研老师津津乐道的,是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健和他的团队成果转让“致富”的故事。

2016年,胡健团队将开发出来的芳纶纸相关技术,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中车集团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合资公司。这项技术作价6684万元,校方占合资公司25%的股份,随后学校按规定将所持股份的80%奖励给成果完成团队。

“80%,换算下来就是5300多万元的价值。这是对教师团队科研成果的肯定、校方承诺的兑现,也是科研教师以成果致富最典型的例子,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马卫华说。

能给出这样的奖励比例,既彰显华南理工推进成果转化的决心,也体现出学校在探索产学研结合道路上的勇气和胆识。

实际上,虽然国家明确规定高校成果转化收益50%以上可归科研人员,但是很多高校却依然裹足不前。“奖励比例到底给多少才合适,给高了是否有国资流失嫌疑?给低了科研人员会不会有意见?”因为心存这样的顾虑,不少高校并没有将政策转为提高成果转化的动力。

“出现这样的担心,其实是对国家政策没有理解到位。”华南理工大学节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闫军威认为,上位政策下来后,要大胆地去尝试。实际上,华南理工在这方面并不担心,因为之前有无数个成果转化的探索实践,为后来成果转化的政策制定和细化落实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依据。“按照现有的案例来做,已经形成规范操作模式,在落实政策上效果也很好。”闫军威说。

创新华工对接“广东硅谷”: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落户惠州

“一直以来,学校将提升科研能力作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核心任务来抓,科学研究既坚持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加强源头创新,又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马卫华说。

有政策,也要有平台。华南理工除了与企业建立无数的合作关系之外,还搭建一批重大公共平台。

近10年来,华南理工先后设立5大技术研发与转化基地,包括张铁所在的中山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内,还有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等机构,成为学校成果转化政策的先行区和“创新创业试验区”。

这些平台通过提供资金、场地、专业化服务等支持,让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各试验区有了“用武之地”——每年有超过100项的优秀科技成果在这些平台得到实施转化,已成为服务区域主导产业技术进步、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头。

“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以学校为源头,以广州为中心,以东莞、珠海、中山等为据点,对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全省的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格局。”马卫华说。

在科交会落地惠州之际,华南理工将目光投向惠州这个珠三角东岸科技创新走廊快速崛起的山水型城市。记者翻阅科交会官网了解到,该校已向科交会递交62项科技成果,囊括智能装备、节能与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如今,惠州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这些领域也是华南理工重点攻关的方向。马卫华表示,学校将借助此次科交会,利用多年来形成的成果转化经验和优势,进一步对接当地产业。

特别引起关注的是,作为珠江口东岸科技创新走廊五大区域创新平台之一的潼湖生态智慧区,正在加速向“广东硅谷”迈进。这个惠州乃至广东未来的创新高地,围绕“生态”与“智慧”两大主题,布局了智慧、生命科技创新、物联网互联网创新链、新能源新材料创新、智能制造和生态旅游等创新产业链体系。“这样的产业规划,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落地提供发挥空间,我们今后将更加关注惠州的发展,为惠州的发展增添创新动能。”马卫华说。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