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阳:潮关污水处理厂试运营 服务人口达8万
浏览次数:476 分类:汕头新闻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果,2021年以来,汕头市潮阳区城管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一环来抓,在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中,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加快进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全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7月27日,日处理规模2万吨的潮关污水处理厂及管网PPP项目全面建成,进入试运营阶段,从关埠镇各村排污管收集进厂的污水在厂区经过各环节的处理后,尾水水质清澈、干净。至此,关埠镇将实现生活污水的有效收集、集中处理。
由于人口密集,关埠镇区的生活污水一直是影响镇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为改善关埠镇区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汕头市潮阳区启动潮关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业主单位潮阳区城管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督促落实项目建设单位加快工程建设,使项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
“项目施工工期非常紧,施工难度非常大。我们根据政府要求,加大了施工力度,各个项目同时开工,并联推进项目建设。”潮关项目工程经理陈少涛表示,由于厂区用地原来全部为养殖池,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大的地质问题,主要体现在开挖2号生化池出现钢板桩移位、鼓风机房在开挖时出现管桩偏斜补桩、进水泵房在下沉中出现严重偏斜。经多方努力,该项目顺利完成建设并进入试运营。
“项目目前已经建成,厂区开始工艺培菌调试,管网32公里已全面建成。”陈少涛告诉记者,厂区建成后,关埠镇区的污水全面收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截污的沟渠更加干净,主要覆盖关埠12个村,服务人口达到8万人。
潮关污水处理厂及管网PPP项目是汕头市潮阳区城管局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改善群众人居环境的举措之一。截至7月底,潮阳区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3座,累计建成管网819.07公里,全区设计总处理污水能力43.75万吨/日,基本达到“雨水不入管,污水不入河”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