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河源柳城镇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开展水稻制种,“种”下发展新希望
返回

河源柳城镇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开展水稻制种,“种”下发展新希望

浏览次数:300 分类:乡村振兴

7月26日,在河源市东源县柳城镇万绿智慧无人农场水稻制种基地,村民们忙着抢插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秧苗,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记者看到,在基地的稻田中,数十名村民挽着裤脚、埋头弯腰,起苗、挑运、插秧,娴熟地插下一株株嫩苗,所过之处,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秧苗。“这里的父本秧苗已于前几天插好了,一周内要完成母本插秧工作,这样能让水稻父本、母本花期相同,利于授粉,以此来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的结实率和产量。”现场负责制种技术指导的负责人张伟说,此次制种的水稻品种为深两优898和九两优香粘,都属于优质丝苗米品种。

2022年,万绿智慧无人农场有1700亩田地开展水稻制种,这批种子将在2023年春季走向市场。“这两个水稻品种是经过市场检验的,很受市场欢迎。”广东万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键宽说,在丰饶的土地上进行水稻制种,可以提升土地附加值,水稻制种亩产值最高可达5000元。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李传国表示,河源的土地和气候条件都很好,只要根据制种品种的特性进行插秧即可。此外,水稻制种会受气温、台风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建议申请购买农业保险,尽量减少因天气变化给制种产业带来的损失。“水稻制种不一定要人工操作,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机插或无人机直播等机械化方式操作。”李传国说。

记者了解到,河源市开展水稻制种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04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团队在河源市紫金县实施两系法超级杂交稻制种基地项目。近年来,河源市多措并举,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水稻良种化水平和种源供给能力,发挥土地种植粮食的最大效益,帮助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