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佛山22项市级非遗进校园 为非遗传承带来新活力
返回

佛山22项市级非遗进校园 为非遗传承带来新活力

浏览次数:639 分类:新闻

如今,随着各地对非遗传承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非遗开始走进校园。据了解,佛山市文广新局于上个月公布了第三批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名单。在29个传承基地中,有9个是来自学校。昨日,从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在佛山101项市级非遗中,有22项非遗走进了校园,而74个市级传承基地里有18个是在校园。据悉,如今佛山共开展了上百场的非遗进校园的活动。

近来,随着非遗保护月的启动,佛山也在开启了文博盛宴,希望能让非遗通过活动的形式深入人心。在上周六举行的顺德青年戏剧节中,国家级非遗龙舟说唱家亮相现场。尽管陈振球作为新晋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并未到现场,但是,他也正为龙舟说唱进校园而身体力行。我们不妨走进陈振球身边,看看龙舟说唱的迂回曲折。

数据:22项市级非遗进校园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孩子更多地了解本地民俗风情,越来越多的非遗开始向学生们开放,甚至在校园里开课教学。昨日,从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了解接到,在101项市级非遗中有22项非遗走进校园,而74个市级传承基地里有18个是在校园。这说明佛山非遗进校园的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梳理发现,在佛山14项国家级非遗中,有龙舟说唱、佛山十番、人龙舞、佛山秋色、广东醒狮、粤曲等11项走进了校园。在22项走进校园的非遗中,除了国家级非遗外,其他的大致以武术为主。此外,18个校园传承基地里,武术类也占了四分之一。

当然,其他没有在名单上的非遗并不意味着他们并不在校园开展活动。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他的非遗会以开展活动的形式进入校园。据统计,至今佛山总共开展了上百场的非遗进校园的活动。

效果:非遗进校园带来新活力

近年来,非遗进校园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那么这么多年下来,佛山非遗进校园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毋庸置疑,走进校园给非遗带来了新的活力。除了让更多人认识非遗的同时,也孵化出不少创意项目。

还记得频繁登陆央视的西樵民乐小学《狮道》表演吗?醒狮走进校园激发学生、老师新的创作力;在铁军小学,“佛山狮头艺术进校园”课程已经有近7年的时间,在一间专门的教室里,学生们用自己的视角来表达对狮扎的理解。而学生们创作的作品,有不少作为礼品送人;每年华光诞,佛山一小的小朋友总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精彩表演,小小戏骨的表演总能让人忍俊不禁……

前年,铁军小学教师欧琦辉出版了教材《扎狮娃——佛山狮头工艺之写色》,用通俗易懂的叙述、生动传神的卡通形象再配以中英双语对照,向读者展示了南狮的代表——佛山黎家狮的狮子头制作过程中的写色技艺,把非遗变成系统教学和课程体系。

人物故事

“龙舟说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振球

为讨生活他当起了“龙舟公”

有韵无谱的龙舟说唱大多靠口耳相传,在2005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78岁的杏坛龙潭村人陈振球有62年的龙舟说唱经验,如今已经成为佛山新晋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之一。记者前来采访时,陈振球推出自己经常骑着到镇里进货的三轮车,他特地把自己收集好六七箱的龙舟说唱的资料放在三轮车上,分享那些尘封的往事。而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他把自己原创的117首说唱作品装订成册,而由他收集的说唱资料,整整装满了一辆三轮车。

龙舟说唱曾是顺德的“流行曲”。然而,名为“龙舟说唱”,实则跟端午划龙舟没有太大关系,但凡重要的节日都会进行表演,之所以叫“龙舟说唱”,陈振球说,是因为职业艺人常拿着一只上端架着木雕小龙舟的长棍作标识。说起自己的说唱生涯,陈振球表示,他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接触龙舟说唱,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学得差不多了,至今已有62载。

不过接触归接触,真正开始当职业的龙舟说唱艺人,还得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陈振球回忆道,当时辛苦赚钱,但是生活仍是捉襟见肘。而那个时候一到节庆、庙会等喜庆日子,龙舟公们却能赚到钱,“当时数我们的收入高。”因而为了更好养家,他当起了“龙舟公”,一天20元的收入也改善了家里的生活。

龙舟说唱有韵无谱,再加上龙舟公很少教人唱龙舟说唱,因而要习得这一身本领也是需要本事的,但是陈振球向“龙舟宁”“龙舟迈”“龙舟会”“龙舟镇”“龙舟崧”等老前辈学习过。说起自己的学艺经历,陈振球坦言,他是想办法与老艺人们套近乎。“套近乎就是想办法去和他们接触。”陈振球表示,一来二往大家都变得熟络起来,不过即使这样,他们都不会写唱词,只会在喝酒的时候唱一两首给你听,“这个时候,就要仔细听、用心记。”在细细揣摩和观察老艺人的表演后,再加上得到老艺人们的指点,陈振球逐渐领会这个行当里的精髓。

器具讲究锣鼓不可缺 龙舟不可少

如今的陈振球在村里开了一家杂货店,闲暇时,陈振球会去一些地方表演。穿着喜庆的衣服,手里拿着锣鼓,站在30公分长的木雕龙舟旁,陈振球就开始唱了起来。对于“龙舟公”们而言,龙舟、锣、鼓是必不可少的表演道具。

陈振球说,这些道具是很有讲究的,“以前用的龙舟锣一定要是苏州锣才正宗。”陈振球称,如今大家都不用苏州锣了,如果发出“叮叮”声响的并不是龙舟锣。由于现在苏州锣很少产了,他也买不到苏州锣了。同样,龙舟的选用也很讲究。陈振球说,木雕龙舟里有观众等,龙头的球是装饰品;口叼绿叶寓意生机勃勃。“木雕龙可以很精致,也可以很随意,我这个算是普通的。”他说。

正因为如此,在过去人们消遣方式不多的时候,龙舟说唱是大家逢年过节的“重头戏”,家家户户都会到村里观看。平时,在茶楼食肆的中午和晚上,茶客点上一盅茶,边喝茶吃点心边听唱龙舟。

编写曲目或一改“有韵无谱”的现状

据了解,龙舟说唱的唱词一般七言韵文为基本句式,四句为一组。陈振球称,龙舟说唱本身既不是歌曲,也不是粤剧,不能用五线谱谱出来,只是凭借经验来进行说唱,用说唱的形式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唱出来,叫做龙舟腔。有韵无谱让龙舟说唱的传承变得了有难度。为了改变这个现状,一来陈振球积极钻研和探索龙舟说唱的唱腔和曲目编写,二来也积极推进龙舟说唱进校园。

陈振球称,这两年通过龙舟说唱进校园等方式,吸纳了一批热爱这一传统文化的中小学生。每周三下午2时许,他要到杏坛文化站的夕阳红艺术团和爱好说唱艺术的老朋友交流探讨;下午5时许,他要到古朗中学的龙舟说唱基地教中学生们说唱。上个月,佛山科技学院的十几名在校大学生慕名来到古朗村和伍蒋惠芳中学,追寻龙舟说唱的文化之风。然而,陈振球说,职业化的龙舟说唱艺人再也难以寻觅了,他把自己原创的117首龙舟说唱整理成3本册子,第4本册子也在整理当中,希望将这一说唱技艺通过文字的方式予以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顺德文化保育项目“老艺术·新媒介”,其中一个项目以电子声音和乐曲重构了说唱龙舟艺人刘仕泉先生的《八仙贺寿曲》,一群年轻人以新的媒介形式重构了顺德的非遗项目——龙舟说唱,使其融入了时代气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延续下去。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