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广东省基层医疗次均门诊费用93.69元 呼吸系统疾病就诊频率最高
返回

广东省基层医疗次均门诊费用93.69元 呼吸系统疾病就诊频率最高

浏览次数:469 分类:新闻

昨日,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广东基层医疗门诊分析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借助大数据技术,以常见疾病、常见药品和诊疗费用作为主要维度,对广东基层医疗门诊进行全景式的分析和展示。数据显示,广东省基层医疗次均门诊费用为93.69元,不管是以年龄还是以地区进行分析,就诊频率最高的都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医看病时用中成药占比51.16%,中药材占比83.72%。
《报告》基于全科医生信息系统的基层医生、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数据、患者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各类药品评价等关键信息,深入挖掘了基层常见疾病的空间规律,构建疾病预警机制,对常见的慢性病与非慢性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分析基层门诊费用,全面了解基层医院病人费用现状。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的全科医生信息系统,选取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总计311657条数据,剔除缺失数据后,实际数据为196402条。
基层诊疗中就诊频率较高的疾病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肠炎、胃肠炎、咳嗽、咽喉炎、胃炎、慢性胃炎、高血压,就诊频率最高的前10位疾病中有5个均为呼吸系统疾病类别的疾病,其次有3个是消化系统疾病。
以地区而言,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就诊频率最高的疾病类别均为呼吸系统疾病;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部分疾病类别仅在某些地区就诊频率较高,如中医病证仅在粤东地区就诊频率较高;循环系统疾病在珠三角、粤西地区有较高就诊频率。
数据显示,对于任何年龄段的患者而言,就诊频率最高的疾病种类均为呼吸系统疾病,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的就诊频率较高。除了长寿老人组别,其余年龄段的患者就诊频率次高的疾病种类均为消化系统疾病。
对于年轻患者(婴幼儿、少儿、青少年),就诊频率较高的主要为症状、体征及中医病证;对于青年患者,就诊频率较高的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症状、体征、中医病证、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对于中老年患者,就诊频率较高的主要包括症状、体征、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循环系统疾病;长寿老人患者就诊的主要有神经系统疾病。
性别差异
不同疾病就诊频率男女差别明显
女性患者在肿瘤、影响健康状态和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精神和行为障碍、耳和乳突疾病、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患、神经系统疾病、中医病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症状、体征这些疾病种类中的就诊频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
男性患者在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这五类疾病上就诊频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
诊疗费用
基层医疗次均门诊费用为93.69元
广东省基层医疗次均门诊费用为93.69元,中医次均门诊费用为118.87元,高于全省次均门诊费用。中西医、西医次均门诊费用分别为91.10元、92.68元,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不大。
珠三角、粤北地区费用总额分别为504.89万元、602.30万元,总共约占全省基层门诊费用总额的90%;次均门诊费用分别为104.34元、97.82元,高于全省次均门诊费用。粤东和粤西地区的次均门诊费用则分别为92.48元、52.21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珠三角、粤西、粤北地区的中医次均门诊费用均高于西医和中西医,粤东地区的西医高于中医和中西医。
从慢性病和非慢性病的角度分析,慢性病的次均门诊费用为456.24元,远高于非慢性病。在慢性病中,中西医的次均门诊费用高达574.78元,其次是中医,而非慢性病则是中医次均门诊费用最高。
常用药品
甘草、维C银翘片等使用次数最多
从基层门诊19万条患者就诊数据分析,基层门诊就诊方式主要是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中医习惯用药为中成药、中药材和理疗。
中药中,甘草使用次数最多,使用13043次;其次是茯苓,使用10506次;桔梗使用8115次;白术使用7333次;白芍使用6999次;陈皮使用6299次。
中成药中,维C银翘片使用次数最多,使用14839次;其次是咳特灵胶囊,使用10249次;咳特灵片使用9617次;复方甘草片使用8800次;鱼腥草素钠片使用6196次。
西药中,富马酸酮替芬片使用次数最多,使用16839次;其次是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使用15579次;氨茶碱片使用15459次;盐酸吗啉胍片使用15456次;阿莫西林胶囊使用14194次。
建议
1.进一步完善全省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药使用情况调研”。利用广东省中医药发展优势,开展中医药诊疗情况调研,在了解中医药为老百姓服务情况的同时,佐证中医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加大人才保障力度,鼓励优秀人才参与基层医疗服务。引进人才,首先应当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优化高层次和全科等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聘用机制;其次可以建立符合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稳定和优化基层医生队伍。
3.推动医生参加真实世界研究培训,纳入基层医生年度培训任务。
4.开展常见病种类宣传,提高基层诊疗首诊率。病患者选择就近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减轻由于盲目就诊造成的综合医院拥堵的现象。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