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岭南记忆】惠州:书画装裱老字号 一片匠心付装裱
返回

【岭南记忆】惠州:书画装裱老字号 一片匠心付装裱

浏览次数:982 分类:新闻

惠州绮云阁书画装裱技艺为家传,传至王伟华已是第五代。 (摄影:张艺明)

  惠州书画装裱技艺

  惠州书画装裱技艺沿袭古法,根基广泛,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2015年,该项传统技艺入选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项目。惠州书画装裱老字号绮云阁于清代咸丰末年(1862年)创立。绮云阁传人为家传,口传手授,王伟华为第五代传人。

  惠州市惠城区桥西街道桥子头,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条陌生的街道。

  但这条寻常的老旧街道,却阅书画无数,书香尽染。

  那里,曾经是装裱一条街,有很多家手工装裱店。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现在的装裱更多采用现代化手段,传统手工装裱店逐渐没落。

  如今,惠州书画装裱老字号——“绮云阁”第五代传人王伟华依旧坚守在此。

  时间是匠人最好的修行之路。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对于王伟华而言,书画装裱不仅是他养家糊口的生计,更是他坚守一生的事业。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力量,令这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淹没在历史的故纸堆里。

  执着书画装裱须有一颗和时间较量的心

  走进惠州市惠城区桥西街道桥子头巷,沿着颇有年代的楼梯上到二楼,一张光滑发亮的大案板占据了房间绝大部分的位置,案板后面整面墙几乎都被木板包裹,都用来晾干书画作品,其余空地也都竖着一块块高矮不同的木板,贴着各色裱好装框的字画。

  就是这样寻常简陋的一间老屋,令惠州书画圈不少文人墨客频繁出入。他们的书画作品进了这间老屋,出去时便换了一身“行头”,成为珍藏装饰之物。“咱们酒香不怕巷子深,懂行的书画家自然会找上门来装裱。”王伟华告诉记者,不少惠州知名书画家都和他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装裱犹如绿叶一般衬托着书画作品,书画家用心创作,他同样用心将其装裱完善,才有了大家看到的艺术作品。

  在王伟华的工作室里,不仅有名家作品,也有寂寂无名的书法家赠与他人的墨宝。无论什么作品,凡与墨香有关,他都一样认真对待。在王伟华看来,手工装裱,与文人创作文学、书法家写书法一样,都是寂寞之事,须得平心静气,戒躁戒急,稍有不慎,不仅前功尽弃,更会殃及他人作品。

  “做这行,须耐得住寂寞,有一颗和时间较量的心。”王伟华说。

  绮云阁苏裱起于清代咸丰末年

  作为绮云阁传人,王伟华传承的不只是装裱的手上功夫,更是一种文化。

  据说,惠州苏裱最早由苏州引进,又因嫁接本地技法,裱工日益精到,对一些残破字画施以妙手,能够复原无瑕,起死回生,因而称之为苏裱。当年寓居惠州的苏东坡、唐庚及宋湘等名人雅士所创佳作,许多经惠州裱工之手,饰以赠人。

  在这种环境下,绮云阁创始者王田辉于清代咸丰末年将“绮云阁”三个字的牌匾挂于街市。当时惠州还有几家较出名的裱画店,如苑雅斋、锦云阁、缀云阁、通雅斋等。绮云阁技艺为家传,口传手授,传至王伟华为第五代。经绮云阁装裱的字画,具有画面平滑、整洁、装饰得体、清雅大方、规格讲究、防虫、经久耐存等特点,尤其对古字画的装裱,达到了“丝缕相对、补处莫分”的境地,使绮云阁的名气从惠州远播至省城及外地,影响颇大。

  采访中,王伟华一边干活一边向记者解说装裱的工序:先将作品“托底”,将字画作品贴在木板上,风干后“配边”,然后是敷底、绷板、包边……他的每一个细微动作背后,皆是历经五代家传的影子。正是五代人的家传严守,才在岁月缓缓流逝中,留住了装裱这门绝活。

  手工装裱是对书画最长久最安全的传承

  “最开始,我也觉得这门活儿太过清冷。”王伟华告诉记者,尝试过多项工作后,他于1980年开始和父亲学习手艺,1988年起,他独立承担绮云阁所有装裱工作。至今经过他的巧手装裱的字画作品近2万幅。

  30年时光,日复一日的慢工细活,让王伟华渐渐沉稳,一颗匠心也渐渐生了出来。

  王伟华告诉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与所有传统手工业在机器大发展时代中逐渐败落一样,手工装裱亦逐渐被机器装裱所挤压。快速、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是机器装裱的优势,在这一强大的优势下,目前惠州市区内坚持手工装裱的手艺人已经屈指可数。

  “一般来说,机器装裱一天能出二三十幅作品;手工装裱,再勤快,3天只能出20幅左右。”王伟华说。机器装裱机并不贵,但他在细细思量之后依旧坚持手工制作。只因,从字画保存时间及二次揭裱等方面来说,手工装裱是对书画最长久、最安全的传承。

  时代在变,唯匠心犹存。对王伟华来说,手工装裱是慢,但每一幅装裱出来的作品都必须对得起它的作者。

  “一定要把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尽管下定决心要坚守,但在百年历史变迁中保持一项技艺并非易事。王伟华指着工作室里挂着的“绮云阁苏裱字画”的牌匾告诉记者,家中传下来的那块牌匾早就不见了,如今的牌匾是他2000年重新订做的。而和老牌匾一同慢慢消失的,还有很多装裱所需要的材料。

  “以前,我们是买海边石花菜作为黏合剂,现在已经很长时间没看到有卖了,所以改用自己熬的糨糊。”王伟华说。近年来,因为手工装裱手艺人越来越少,预订手工装裱常用的一种叫“花绫”材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同样,在这个时代,如何找到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传承人,也成了他最牵挂的事情。“这门手艺,没个两三年出不了师。”王伟华告诉记者,曾经有不少人找他学艺,但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为了将惠州书画装裱技艺发扬光大,也为了加强后继人才的发现培育,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加入了惠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通过协会开展一些传统装裱讲座。

  “我还跟自己的孩子约定,将来我年纪大些,就把手艺传给他。一定要把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说到这里,王伟华眼里又焕发出光彩。

  (作者单位:惠州报业传媒集团)

  来源:广东学习平台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