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杏坛古朗村:古村落活化,唤醒“水乡记忆”
浏览次数:577 分类:佛山新闻
92岁的德叔,曾是佛山市顺德区的一名警察,退休后就一直住在古朗村里。古朗村近年来的变化,他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公共设施整修了,绿化更好了,村里环境变得很美,村民们很满意,来这里的游客也多了。”平日,他以身作则,带头践行“自己家园自己建”的理念,精心美化的自家庭院还被评为古朗村“最美门庭”之一。
古朗村是第四批次市级古村落活化对象之一。沿着古朗涌,古朗村党委副书记伍时滔一路上为记者介绍起古村落活化改造的情况。古朗原叫“蓢村”,得名于当时滩涂地的大片蓢树林,古时以“三关六寨五拱桥”为风貌特色,历经岁月沧桑,如今拥有百岁坊、漱南伍公祠、孝节坊等历史古建筑。
在活化升级过程中,古朗村以“古”为主题,沿着古朗涌水系,连接起祠堂、古建筑等重要节点,突出水乡肌理,改善古村落基础设施,打造连片的活化空间,彰显顺德特色的水乡文化,为村民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同时,古朗大塘坊沿街及三元桥通过改造,扩宽道路、增设车位。巷尾河涌边建设绿道,增加石凳护栏、公厕配套等,全面提升了古朗村的村容村貌。
古朗村拥有数量众多的百年古树并已被挂牌保护。联排大街沿河作为百年老树最为集中的地方,被建设成为休闲步道古树街,长约1.1公里。初夏的傍晚,村民们围坐在榕树底下纳凉、下棋、聊天,有说有笑。
在风雨侵蚀中,百岁坊一度沦陷在杂草丛生和残砖断瓦中。经过活化改造,如今百岁坊四周已经成为古色古香的小公园,脚下是石板路,园内种植桂花、竹子,青砖泥塑里透着书香气息,庭院里展示着村内最近的文化活动剪影。
指着财神庙后面的小公园,伍时滔说,这里原本是一排破旧的猪舍,改造后增加了一些公共体育设施,成为村民们晨运健身的地方。再往前走,则是一条香飘四溢的桂花街。村民们积极参与家园共建,投身“最美门庭”行动,屋前种植花卉,墙上绘画美化,共同打造出一条景色宜人的美丽街道。
龙舟整齐摆放在古朗涌岸边。村民们成立龙舟俱乐部,在重要节日举行比赛,丰富水乡的文化生活。村民伍时兴正在岸边修理手中的鱼笼,他说,近年来,随着河涌疏浚清淤和农村分散污水得到收集处理,古朗涌的水质也改善了,村民能随处捉到鱼和虾。
古村落活化改造给古朗村人居环境带来了质的变化,也唤醒了人们的“水乡记忆”。每到周末,越来越多的游客沿着墙上的导览图,沉浸在诗情画意的乡村风景中,感受古村落活化改造带来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