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新闻 / 广州黄埔:推开家门就是绿水青山 昔日黑臭河涌焕发新颜
返回

广州黄埔:推开家门就是绿水青山 昔日黑臭河涌焕发新颜

浏览次数:316 分类:广州新闻

盛夏时节,乌涌上游,清澈的河水缓缓趟过黄陂湿地公园,逐水而居的朱家村村民三五成群在榕树下晨练聊天,岸上环抱湿地公园的崭新碧道成了附近居民休闲锻炼的新地标。

近年来,广州市黄埔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计划,全力剿灭黑臭水体。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该区黑臭河涌基本消除黑臭,河道两岸环境大转变。2020年底,黄埔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为100%,18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并全部达到“长制久清”,涌现出乌涌、双岗涌、宏岗河等一批广州市“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示范河涌。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河涌水质实现根本性好转

乌涌左支涌流域,附近居民扶老携幼在河段两旁的休闲步道上游玩歇息。微风轻抚着清澈的水波,两岸水草妆点着绿道,令人心旷神怡。

陈阿姨几乎每天都要来河岸边走走,“天气好的时候,早上和晚上这里都很热闹,人很多,附近很多街坊经常带小孩来玩。”

难以想象,眼前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乌涌曾是广州被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35条河涌之一。在系统整治之前,乌涌的问题主要有三点:部分区域没有彻底截污,部分生活污水、餐饮业、工业等污染源仍直排河涌;雨污管仍存在错接、漏接、混接情况,部分污水管道出现破损和堵塞;部分河道堤岸损毁或被侵占,河道淤塞。

“十三五”期间,黄埔区按照“防洪提标、控源截污、生态恢复”的思路,对乌涌进行全流域治理并开展碧道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治理后,乌涌消除了黑臭,乌涌流域的污水收集系统全面完善,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河涌水质实现根本性好转,达到“长制久清”。

系统治理、靶向清源

打造人水和谐生态滨水空间

治标先治本,治水清源头。近年来,黄埔区建立以河长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执法、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工作机制,对“五违散乱污”生产经营企业分类整治、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各个击破。

黄埔区专门成立了溯源排查工作组,对河涌沿线疑似雨污管网混接、错接等工业企业、餐饮业进行全面溯源核查,逐项整改。在乌涌整治期间,全区共出动近万人次,共计摸查建筑物约1.5万栋,清除“五违散乱污”场所300多间;流域内200多个问题排口全部得到整治。

黄埔区完成了乌涌流域截污管网完善工程、下沙社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联和街暹岗社区及鱼塘截污工程、乌涌排水单元达标治理工程等一系列治污工程,共建成排水管网约50公里,实现了乌涌流域内污水管网的全覆盖,基本实现了乌涌沿线排放口无污水排出。同时,利用上游水口水库蓄、排功能,合理调度水资源。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也是系统治理乌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打造出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滨水空间,乌涌左支涌河道恢复了生态驳岸,增加水生植物,不但增强了河流自净能力,给鱼、鸟等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还提升了河道景观,给老百姓提供了休闲散步空间。而在乌涌黄陂片区,在保留河涌岸线自然状态的基础上,利用河道开阔地,建设黄陂湿地公园节点,建成集雨洪调蓄、水质净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海绵体,使河涌缓冲带生态环境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巡河护河、多方参与

群众共同守护“母亲河”

为保证治理后的河涌环境持续向好,黄埔区河长办将巡河落到实处。在联和街,每天不同的时间段,都有工作人员沿着主河道进行实地巡查。

“我们采取‘一闻二看’的措施来巡河。”联和街道总河长吴航说,“一闻指的是日常巡河过程中,首先到河堤的最下边来闻气味,看是否有异味;二看指的是看排水口有没有颜色不正常、有没有污水排出来,污冲的表面有没有废弃的杂物。”除了白天上班时间,河长办还注意错峰进行监管。凌晨2点和5点这个时间段,当大家都已经熟睡时,巡河员还在工作。

2021年8月,一场暴雨过后,吴航和同事发现河涌水质有点浑浊,顺着河岸往前走,在不到200米处发现一个排水口正在往外排黄泥浆。“我们顺着这个线索找到了那家建设单位,由于暴雨突然降临,沉降系统管理出现了问题,我们发现问题马上指出来,他们当场整改,当天就把这个问题解决。”

每逢周末,一群身着红白马甲的志愿者会来到广州科学城香山路、联华路的乌涌边巡河护河,开展河道清淤、垃圾清理和宣传引导。这群由企业河长、民间河长、河道清洁员、环卫工、环保执法员、志愿者、学生共同组成的联和街乌涌志愿服务队,曾获得过广州市优秀民间河长称号,被附近居民亲切地称为“河粉”。

从2019年6月正式成立到现在,联和街乌涌志愿服务队固定队员已10余人增长到120人,吸引了约700名社区居民、党员、学生、企业志愿者等群体参与,已在河涌两岸的社区中开展过150余场志愿服务。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