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源新闻 / 河源财政管理迈入系统一体、数据共享“数字时代”
返回

河源财政管理迈入系统一体、数据共享“数字时代”

浏览次数:365 分类:河源新闻

“‘数字财政’系统上线后,有力缩小了河源与全省财政信息化管理的鸿沟,有效解决了标准不统一、信息化分散建设、系统间数据不贯通等财政管理的痛点堵点,进一步优化了河源市营商环境。”9月8日,河源市财政局国库科副科长邹学峰向记者介绍了河源市“数字财政”改革建设工作实施情况。记者了解到,2021年4月3日,河源“数字政府”公共财政综合管理平台(简称“数字财政”系统)执行域、核算域上线;6月30日,“数字财政”系统预算域实现上线。这也标志着河源市财政管理正式迈入系统一体、数据共享的“数字时代”。

河源“数字财政”系统全面上线运行

“数字财政”是“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顺利完成改革任务,河源市把“数字财政”改革建设作为深化财政改革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支撑点,积极推动系统上线。2020年6月,河源市成立了“数字财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河源市财政局立足财政主责主业,抽调全市财政部门业务骨干,组建了“数字财政”专班,树立“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模式,以“最高站位、最优方案、最强保障”的要求,统筹组织本地区专班、各业务科(股)室、预算单位、人民银行、代理银行等部门协调合作,确保改革建设工作平稳有序推进。2021年3月5日,随着最后一个电子支付涉及场景调通,河源“数字财政”电子支付联调工作进度达到100%,在全省第二批试点地市中率先完成了联调目标任务。目前,河源“数字财政”系统已全面上线运行。

“数字财政”系统上线后,服务保障工作组分成7个小组主动上门服务,指导河源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水务局等单位操作财政业务。同时,建立“数字财政”微信运维群,方便单位人员沟通解决问题;开展局部业务培训,提升单位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定期上门服务,帮助处理难点问题,确保系统平稳运行,使各预算单位尽早熟悉新系统业务操作流程,加快推进“数字财政”系统助力财政工作高效展开,有力推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让资金流转驾上“筋斗云”

“数字财政”系统的诞生,实现了财政、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人民银行之间电子支付业务流程数据连通,从繁杂琐碎的凭单打印、人工盖章、票据往来到便捷环保的无纸化电子支付,预算单位经办人员再无须往返奔波于单位与银行之间,只要在系统轻点鼠标,即可完成资金拨付、凭证回单等各项业务,解决了以往系统太多、改动太快、操作不便、不够稳定、联络不便等多处痛点问题,资金流转效率大幅提高,实现“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改革目标。

“数字财政”系统实施工程师李文庆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以往一个预算单位向财政申请防疫资金,在办理完支票后,还得到银行排队办理转账、取现等业务,可能要花半天时间。如今,该单位财务人员只要在系统轻点鼠标,经过审批后,资金就到账了,前后只要几分钟时间。

“数字财政”系统还为财政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成本节约,从现金到数字支付的转变,能减少资金的漏损,也可降低纸张物料和人工成本、降低时间成本并节约各类交易成本等,显著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此外,安全也是“数字财政”系统的一大亮点。“数字财政”系统以项目库作为财政管理的基础,坚持“先谋事后排钱”“先有项目再安排预算”,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各类资金运行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对每一笔财政资金的“前世今生”了若指掌并可以防患未然,提出风险预判、预警,操作规范透明,进一步保障了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助推河源市营商环境再升级。

邹学峰表示,接下来,河源市将统筹推进“数字财政”改革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等财政改革相互呼应、相互支撑,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推动建立现代财税制度,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为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