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在广州召开 肿瘤防治“广东兵团”实力不俗
返回

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在广州召开 肿瘤防治“广东兵团”实力不俗

浏览次数:1620 分类:生活

 

11月14日,代表国内肿瘤学界最高水平的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琶洲广交会展馆开幕。大会执行主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下简称“中肿”)主任、院长徐瑞华教授主持开幕式。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20多位两院院士来到现场,5000名全国肿瘤学者参与交流。

本届CCO大会较往届更为重视面向大众的科普活动。除了举行肿瘤康复者和医生共同参与的“健步走”活动,为青年医生提供科普演讲培训和比赛,还邀请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等大咖主讲“科普大会”。

近年来在肿瘤科普领域屡有佳作的广州日报健康有约,也与中肿联合举行“名医大讲堂CCO专题微课”,并成为唯一受大会邀请进场设点展示科普作品的大众媒体。

广东团队主导的鼻咽癌治疗“中国经验”,是如何实现我国在该领域从跟跑到领跑世界的蝶变?

骨髓移植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供体与受体配型不相合,都能取得一样的疗效?

如何将导致鼻咽癌的EB病毒化敌为友,协助诊断提高疗效?

广州16年后再次拥抱CCO

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承办,国际抗癌联盟、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协办。这是2020年我国肿瘤学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覆盖学科最全、影响力最广的学术会议,也是继2004年之后,时隔16年广州再次拥抱CCO。

经多轮遴选、激烈竞争答辩和实地考察,广州从全国8省市的“PK”中胜出,赢得本届大会的主办权。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表示,这是对广东肿瘤学界的高度肯定。近年来,以中肿为代表的“广东兵团”实力已跃居国内前列。

本次大会集结20余位院士、2000余位顶尖肿瘤学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学领域精英,通过80个前沿专题,医学科技界的“最强大脑”进行了精彩的碰撞。专家大咖聚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融合,分享创新成果,推动成果转化。

在钟南山院士等“全院士阵容”主持的大会“高光”环节——主旨报告环节中,9份主旨报告涵盖了肿瘤基础研究及诊疗手段,内科、外科、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四大领域成果,肿瘤学尖端理论与学术前沿交汇碰撞。

记者了解到,9位主旨报告人是在接受了全国数百名肿瘤专家的多轮遴选PK后才选出的。他们分别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曾木圣教授、张力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李凯教授,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雷群英教授、虞先濬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陈明教授。

在随后的人文专场,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阿里健康董事长兼CEO朱顺炎先生、《最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先生就互联网与医疗如何互促互进进行深入交流。

当天下午的院士论坛,20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医学院士,围绕各自领域的前沿话题、最新理念、创新技术进行主题演讲,干货满满。

多位嘉宾为抗癌成果“上新”

在主旨报告环节9位登场亮相的嘉宾中,来自广州“主场”的三位中肿专家就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席位,在全国肿瘤界展示了“广东实力”的底气。

其中,“首发登场”分享《鼻咽癌治疗的中国经验》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务副院长马骏教授,介绍了该中心鼻咽癌内科团队寻找化疗的最佳受益人群、最佳时机和最佳方案,确立序贯化放疗方案在转移性鼻咽癌中的主导地位等一系列领跑国际、改写鼻咽癌标准治疗指南的研究成果。

中肿副主任、副院长曾木圣教授则从基础研究的角度切入鼻咽癌防治,在主题为《病毒与肿瘤:亦敌亦友》的报告中介绍了将引发鼻咽癌的EB病毒“化敌为友”,协助鼻咽癌诊断、提高疗效的最新成果。

中肿内科主任、肺癌首席专家张力教授的报告《晚期肺癌治疗的精准与创新》,则聚焦了另一大高发癌种肺癌,介绍了攻克靶向治疗耐药、化疗毒副作用较大无法长期使用难题的最新进展,将靶向治疗作为化疗后的维持治疗方案,最终优化了EGFR突变晚期肺癌的靶向治疗方案,首创传统化疗-靶向维持治疗新模式,显著延长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所有的肿瘤治疗手段都会对患者生育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随着肿瘤诊疗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全面二孩”政策的大背景下,许多年轻患者希望保留生育的机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团队介绍如何通过改良宫颈癌手术来为患者保留生育力。他呼吁各科医生要在确保肿瘤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全力帮患者保留生育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浙江省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陈明教授团队探索“智慧医疗”帮助患者就近实现远程放疗。该服务已在杭州、广州、济南、沈阳和重庆落地,并辐射边远基层地区。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军教授分享的血液病治疗“北京方案”,为许多白血病患儿家庭带来希望。以往采取骨髓移植治疗致死率极高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供者和受者的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配型必须完全相合才能进行移植,而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来源匮乏,堪称世界难题,严重限制了骨髓移植的开展。黄晓军团队攻克技术难点,突破了移植禁区,使得HLA不合或者半相合的供体和受体也能完成骨髓移植,从而挽救了更多白血病患者。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