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无人化收割尽显“科技范”
浏览次数:1445 分类:科技
9月22日,广州市黄埔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暨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在大吉沙岛智慧农场举行。
在智慧农场,无人驾驶水稻收获机和运粮车在黄澄澄的稻浪中来回穿梭。两小时不到,10亩稻田就被剃成“光头”,金黄的稻谷堆满了车厢。在稻田的另一边,不同品种的稻谷色彩鲜明,拼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巨幅画卷,从空中俯瞰,蔚为壮观。
据了解,智慧农场核心示范面积126亩,已引进一批水稻和蔬菜智能农机装备,进行了3季水稻、1季油菜和1季蔬菜的生产示范。
本次收割的水稻品种为华航51,是华南农业大学航天育种中心自主培育的新品,于今年5月底播种,经过4个月的培育,亩产约450公斤,达到了预期目标。该稻田以“稻菜种植模式”进行轮作,接下来将进行油菜种植。到了冬天,大吉沙岛上将出现一片美丽的油菜花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院长罗锡文介绍,智慧农场目前已经实现无人化农场建设,智能农机应用覆盖“耕种管收”全生产环节,改变以往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在科技助力下实现了劳动力解放。
由罗锡文院士团队研究的无人驾驶收割技术是智慧农场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利用北斗卫星信号进行操纵,实现精准收割。“横向位置误差不超5厘米,纵向位置误差不超过10厘米,能实现精准对接。”罗锡文介绍,“在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的当下,无人驾驶收获技术是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