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广州海珠区有多家高颜值图书馆,走打卡去!
返回

广州海珠区有多家高颜值图书馆,走打卡去!

浏览次数:978 分类:新闻

5月20日,海珠区图书馆梦享分馆在官洲街北山社区开馆。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南都讯 5月20日,海珠区“图书馆之城”项目“家族”再添一位新成员:海珠区图书馆梦享分馆在官洲街北山社区启幕。扎根在社区的梦享分馆成为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图书馆,可以全市图书通借通还。

  近年来,海珠区在打造“图书馆之城”的过程中,一大批有特色、扎根社区和细分场景的图书分馆或服务点(下统称“图书分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海珠区已经形成了海珠区图书馆、海珠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两个总馆+31个图书分馆的图书馆体系。

  扫描

  一馆一特色,成为文化符号

  海珠区众多的图书分馆并不是千篇一律地复制既有模式,而是根据社区居民属性、细分场景运行的情况,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图书分馆方便市民便捷享受图书借阅服务的同时,充分融合到海珠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之中,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体现。

  琶洲建设者之家图书服务点是海珠区打造的重要党建阵地之一,图书服务点内设有党建图书专架,为琶洲试验区的蓬勃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同时,琶洲建设之家图书分馆的设计充分考虑琶洲建设过程中的人员特征,提供互联网、工程技术等专业类书籍,还推出了听书项目。

华洲图书馆。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华洲分馆作为海珠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重要分馆之一,在2019年获评“最美基层图书馆”,主要满足城中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阅读需求。

  海珠智汇分馆设在海珠智汇科技园,是海珠区推动公共文化与科创产业相结合、助力湾区科创走廊、推动图书资源精准供给重要举措之一,开馆后首月服务效能在分馆中排名第一。

  联合教育城分馆是海珠区推动“图书馆之城”建设以来,重点打造的又一主题分馆——教育主题分馆,以青少年教育类读物为主。

  民艺设计分馆与广州市民艺创新中心联合共建,是市内首家民艺设计专题图书馆,以中国民俗民族、艺术设计、手工艺美学、纺织技术等优质书籍为主。由知名广告人主理,吸引了广州不少大V、明星前往,成为有名的网红打卡点。

  特写

  北山社区梦享分馆:金融、互联网等专业人士的充电站

5月20日,海珠区图书馆梦享分馆在官洲街北山社区开馆。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新建成的北山社区梦享分馆现有1.2万册藏书,以金融、设计产业、互联网创新、文学等优质书籍为主。梦享社区(北山社区)为琶洲互联网创新产业企业、天河高新技术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等职场人士提供高性价比的租住场所,是集住房、商业一体化的智能社区。

  梦享社区相关负责人在5月20日的启幕仪式上介绍,梦享分馆作为北山社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将根据社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补充新图书,持续满足社区高端人才以及周边群众对创新发展知识的需求,助力北山社区成为有温度、和谐的社区,同时为海珠区东部互联网高新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提供文化动力。

  琶洲图书分馆:服务琶洲建设者,营造家的体验

海珠区图书馆琶洲建设者之家图书服务点。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海珠区图书馆琶洲建设者之家图书服务点。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琶洲建设者之家的周边,座座高楼正拔地而起,作为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将来可期。顾名思义,琶洲建设者之家就是要为琶洲建设者提供家一般的体验。

  除了篮球场、医疗室,琶洲建设者之家的二层还有一个约200平方米的图书分馆。琶洲建设者之家广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主任黄绮文告诉南都记者,根据琶洲目前情况,图书分馆为琶洲的建设者提供了多样的服务,包括一般性的图书借阅、依托智能设备的全市图书通借通还、听书朗读、电脑免费使用等。

  除此之外,分馆还时常举办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逢暑假期间,琶洲建设者之家就开展针对“小候鸟”的亲子或少儿活动。父母建设琶洲,琶洲建设者之家就为建设者照顾小孩,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营造家的氛围。据介绍,琶洲建设之家在2019年共计举办超百场活动,平均三天一场。

  分馆的藏书充分体现出了目前琶洲的特色,有为建设者小孩准备的儿童读物,有为建筑工人准备的工程技术类书籍,还有互联网和数字经济领域的书籍。作为海珠区重要党建阵地之一,党建类书籍也颇受青睐。“在琶洲建设的单位不少是国企,党建的需求是很大的。”黄绮文说。记者也注意到,藏书架上摆放有医疗养生类书籍。“白领工作压力大,实际上这一类的书籍是很受欢迎的。”

  听书朗读是琶洲分馆的又一特色。黄绮文介绍,听书主要很受两种群体喜欢,一是白领,二是工人。对于白领来说,工作之余以听书的方式阅读可以释放压力;部分工人的识字水平不高,到图书馆来,他们就坐下来戴上耳机听书。“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儿童成人的都有。”在图书馆一侧,还摆放了一台朗读设备,读者可以朗读景点诗词,并通过手机扫码,将自己的声音转存到自己的手机上。

  华洲分馆:悄然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

华洲图书馆。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华洲分馆是海珠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重要分馆之一,在2019年获得“最美基层图书馆”的称号。据了解,华洲街道户籍人口约2万人,流动人口约9万人,是典型的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区。

  5月22日,华洲分馆正紧张有序地准备即将到来的重新开馆。在疫情期间,馆长梁颖梅多次在分馆的读者群里看到有社区居民在问何时开馆。

  2017年9月,华洲分馆建成开放后,这里成为社区居民阅读休闲的绝佳场所,分馆的亲子场所尤其受青睐。2018年的6月1日,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加盟华洲分馆的运营,为分馆增添了专业化的运营。

  在现场,南都记者见到,一步入分馆内便是一处约10平方米的绘本区,右侧则是亲子乐园。分馆会经常举办亲子类活动,社区居民通过读者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得到活动信息后,便可以来参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和大型图书馆比起来,分馆的规模虽小,但藏书确实十分齐全。梁颖梅向南都记者介绍,图书馆22个大分类的书籍,分馆里都有。

  此类扎根社区的图书分馆就像居民家门口的图书馆,全市图书通借通还。运营久了,图书馆会有常客,梁颖梅也发现了一些变化。

  “会有一些学生经常来分馆备考,也有小学生约着同学来图书馆做作业。”对社区图书馆是否有给社区居民带来内在的影响,梁颖梅总结,社区图书馆会悄然地影响居民的习惯,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

  “图书馆是一个对读者行为有要求的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我发现,有的父母带孩子来图书馆,首先他会压低声音,再者图书馆并没有玩手机的氛围。父母也会惯性地拿起书籍来阅读。这一个过程就实现了通过吸引小孩的阅读来带动成年人阅读的效果。这也会提升社区居民整体的文化素质。”梁颖梅说。

  声音

  海珠区图书馆馆长郭应佳:

  总分馆的系统建设 让市民享受更便捷的服务

海珠区图书馆琶洲建设者之家图书服务点。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2017年,广州市提出“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5—2020)。进入到2020年,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框架基本完成,海珠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它包括了两个总馆和遍布全区的31个分馆与服务点。海珠区的“图书馆之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业态多样化和建设主体多样化。“按照一个街道至少一个图书馆的要求,实际上我们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海珠区图书馆馆长郭应佳介绍。

  因地制宜 发挥主题功能

  海珠区众多图书分馆呈现出丰富的主题,有党建主题的琶洲建设者之家,有教育主题的联合教育城分馆,有面辅料主题的FDC面料图书馆,还有以民艺设计主体的民艺设计分馆等等。

  图书馆分馆正在以多样的姿态进入到城市的各个场景当中。当你去银行办业务的时候,会发现在银行的服务区有一个图书馆;在你归家小路的拐角处,有一所等候着你的图书馆;去发掘布料采样的时候发现有一个面辅料主题的图书馆;在参加校外辅导的时候,可以在教区之内找到一个促进学习的主题图书馆。

  在建设主体上,海珠区初步形成了总馆服务体系+街道分馆+社会力量合作共建分馆/服务点的矩阵模式。“想要建设更多的图书分馆,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服务,在用地紧张、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没有止步,而是想办法去解决。所以,我们引进了社会力量一同建设图书分馆。”郭应佳介绍。

  触角深入社区 让文化体验触手可及

  在图书馆之城的体系中,海珠区图书馆和海珠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总馆的角色,为各分馆提供书籍。有了各个分馆将图书馆服务的触角深入社区和其他场景后,对于市民而言,享受图书馆服务就变得近在咫尺。

  全市通借通还让市民可以就近归还在市内其他任意一家图书馆借到的书籍。另一方面,总馆通过分馆可以收集读者的阅读意向,进而实现有针对性的书籍调动。“市民可以通过电子系统查询自己想看的书籍,如果就近的分馆没有,总馆可以物流调动书籍到市民最近的分馆。”在此基础上,郭应佳描绘了一个图书分馆自然演变的场景。“我们通过数据可以知道,一个分馆哪些书籍比较受欢迎,这个图书馆藏书以什么为主,读者意愿说了算。”

  在电子化阅读愈加普及的当下,郭应佳认为,图书馆应该演绎好本身角色。“电子阅读多是一些碎片化阅读,一些研究性的、沉浸式的阅读仍然离不开实体图书。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图书馆要提高市民享受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度,要让市民感受到来图书馆阅读更愉悦,能够获得更优质的文化体验。”

  统筹: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